九日戏马台,二谢词翰英。
良辰各有句,得无差过情。
元嘉事其子,不救巢卵倾。
渊明东篱下,焉识笳鼓鸣。
兀坐把寒菊,竟亦了一生。

诗句释义:

  1. 九日戏马台:在古代中国,皇帝会在特定的节日如重阳节(九月九日)举行庆典活动,戏马台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场地。这里指诗人在重阳节那天在戏马台上饮酒庆祝。
  2. 二谢:谢灵运和谢朓都是南朝著名诗人,以文才著称。
  3. 良辰各有句:意指不同的人在美好的时光下各自有着美好的诗句或感慨。
  4. 元嘉事其子:元嘉是一个朝代的年号,此处可能是借用元嘉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指当时的人过于溺爱子女,以至于未能及时纠正其错误。
  5. 不救巢卵倾:意指没有及时救助处于危险之中的鸟巢。这里比喻对子女的错误行为未能及时纠正。
  6. 渊明东篱下: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闻名。他常在东篱之下饮酒作诗。
  7. 焉识笳鼓鸣:焉识,意为哪里知道。笳鼓,古代乐器,此处指战争时的声音。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年代的不解和悲哀。
  8. 兀坐把寒菊:兀坐,意为独自坐着。寒菊,即在寒冷中开放的菊花,常用来象征清高或孤寂。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欣赏菊花的情景。
  9. 竟亦了一生:了一生,意指度过一生。这里可能表示诗人通过诗歌来度过自己的一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独立的生活态度。

译文:
九日重阳节,我在戏马台上与朋友们饮酒庆祝。这两位杰出的诗人,谢灵运和谢朓,他们的作品才华横溢,令人赞叹。我们每个人都在美好的日子里留下了自己美好的诗句,但不知这是否真的体现了我们的本性?元嘉时代,人们过分溺爱他们的孩子,以至于他们的行为已经无法挽回。陶渊明隐居在东篱之下,他的诗歌《归园田居》里写道“采菊东篱下”,他怎么会知道战乱时期的笳鼓之声呢?他独自坐在寒冷的菊花旁边,度过了他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评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代的文化成就,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和文化传承的看法。最后,通过对陶渊明的描述,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陶渊明诗歌风格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