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孰为之,万有凝精真。
变气间庞杂,未尝泯其淳。
风雨骤冥晦,旸乌出还新。
圣孔昔云没,杨墨仍仪秦。
复生一辩孟,扫之如游尘。
诸老自有宗,钻研患不勤。
彼以顿自诧,所见特未亲。
月晦有死魄,潦涸无迷津。
天定盍少俟,屦□□于巾。
不饮但多忧,无乃真痴人。
【注释】
天命:上天的安排。孰为之:谁能够决定。万有:宇宙万物。凝精真:凝聚精气。变气间庞杂,未尝泯其淳:变化莫测的气之间混杂着各种声音,但从未失去它们的纯正。冥晦:昏暗不明。旸(yáng)乌:即太阳。出还新:从黑暗中出来,又呈现出新的面貌。圣孔昔云没:古代圣人孔子曾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后来道家的杨朱主张“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这些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违背,因此被称为“圣孔之云没”。“杨墨”二句:指先秦时儒家、道家和墨家之间的辩论。复生一辩孟:重新出现了一个善于辩论的人——孟子,他驳斥了儒、道、墨三家的主张。扫之如游尘:像飘浮的尘埃一样被扫除干净。诸老自有宗,钻研患不勤:各家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只要深入研究,就没有不能精通的。彼以顿自诧:别人总是自以为是地夸耀自己的见解。顿:自满。所见特未亲:他们的见识只是肤浅的,没有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只。月晦有死魄,潦涸无迷津:月亮隐入地影之中,就像死去的鬼魂;水干涸了没有出路。天定盍少俟:如果上天要等待什么呢?盍:何不。屦□□于巾:穿鞋拿巾子,准备出门。屦:鞋子。巾:头巾,古代外出时用来遮挡阳光或雨露的东西。不饮但多忧,无乃真痴人:如果不喝酒,那一定是因为过于忧虑,难道真是个痴呆的人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神宗嘉祐二年(西元1057年)春作的,当时作者已四十五岁。此诗是作者对当时学术界的一种不满情绪的抒发。
首联写天命难测,宇宙万物都受天命制约,而人们却往往不知。
颔联写天地间变幻无穷的气象,但从未失去它们固有的淳朴之气。
颈联写社会黑暗,奸邪猖獗,贤者遭诬陷而死。
尾联写人们应该静心研究学问,不要轻言放弃,更不要沉溺于酒色之中,否则就失去了自我。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学术界的一种不满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