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
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
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
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
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
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
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
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
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
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
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
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
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
城南登小舟,仅阔六七尺。
岸人观不退,莫知孰主客。
西风篙工喜,布被当帆席。
青蔬煮豆乳,滩转灶釜仄。
更觉气象古,酌酒瓷盏碧。
千山霜叶红,绵绮天组织。
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
明府眼力高,心赏寄绝壁。
指似挂篰岩,茅屋拟便葺。
老夫今十年,往来钓台侧。
汗颜不敢登,人品霄壤隔。
夜宿鸬鹚源,荦确陟危石。
吾家三拜公,晚唐老诗伯。
衣冠世不坠,奕叶绍桂籍。
避地馆者谁,一僧年八十。
呜呼穷谷中,亦复有马迹。
纪事聊此吟,续烛借纸笔。
【注释】
桐庐:今属浙江省。
高谊:高尚的情义。
凌江:指长江。
烂醉:喝醉了。
知:了解。
东游:向东去游历。
相拉:请。
南:指南方。
小舟:小船。
主客:客人和主人。
西风:指秋风吹来的时候。
布被:用布做的被子。
青蔬:青菜。
豆乳:豆腐乳。
滩转灶釜仄:水流湍急,水浪拍打着锅灶。
气象:这里指风景、景色。
千山霜叶红:形容秋天山上的枫叶红了。
绵绮:形容云彩像绵绣一样美丽。
郊坰(jīng):郊外野外。
鸿儒:大学者。鸿,大鸟;儒,古代的读书人。
晚唐:唐代晚期。
衣冠:指官服和头巾。
奕叶:累世相继。奕,累也;叶,代也。
避地:躲避战乱或灾难的地方。
馆者:指馆舍、旅店的主人。
一僧年八十:指一个和尚活到八十岁。
纪事:记事。
续烛:点着火继续写。
【赏析】
《同杨明府华父夜宿鸬鹚源》,是晚唐诗人李郢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十六句,前二句为首联,后四十二句为中间两联,最后六句为尾联。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郢时年五十余岁,在浙东任观察使。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鸬鹚源夜宿的情景,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在鸬鹚源夜宿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
首联“桐庐杨明府,高谊有缓急。”交代了人物与地点。诗人首先介绍杨明府(杨汉)的为人,他为人正直,对待朋友非常讲义气,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始终如一地对朋友好。这里的“高谊”指的是杨明府的人格魅力,“缓急”则是指他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对朋友好。
颔联“凌江每见访,烂醉必旬日。”描述了诗人与杨明府在长江边相见的情景。诗人每次见到杨明府都受到他的款待,他常常喝得烂醉如泥,而这个状态会持续十几天。这里的“凌江”是指长江,“烂醉”指的是喝得非常醉的意思。
颈联“知我欲东游,相拉过其宅。”则是诗人向杨明府表达自己想要东游的想法后,杨明府邀请他来到自己的家中住下。这里的“知我欲东游”指的是诗人告诉杨明府他想要去东游的消息,“相拉过其宅”则是指杨明府邀请他过来住下。
尾联“郊坰有此奇,阛阓苦未识。”则是诗人感叹自己对于杨明府所居住的地方却知之甚少。这里的“郊坰”是指郊外野外,“阛阓”则是指市场。诗人感叹自己在杨明府所居住的这个地方却并不熟悉,而其他地方的人却对此有所认识。这里的“苦未识”则是指对于这个地方的认识还很少,“未识”表示不了解或者不熟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明府和自己的相遇以及相处的过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作品,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