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闻一人死,恻怛吁以惊。
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
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
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
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

【诗句注释】

  1. 三吊吟四首:这是一首四言诗,每句四个字。”吊”在这里指的是哀悼、纪念死者。
  2. 偶闻一人死:”偶”表示偶然或不期而遇的意思。
  3. 恻怛吁以惊:形容听到某人死亡的消息后,内心的震惊与悲痛。
  4. 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伤和痛苦?
  5. 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在长平之战中,有许多人的生命被夺走,他们的结局是悲惨的。
  6. 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死者带着永久的悲痛,而胜利的喜悦却来自于功名的成就。
  7. 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功名成就了,但是内心的机巧之心何时才能平息?
  8.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如果人们的心都像这样,又有什么理由说上天会善待每一个生命?

【译文】

偶听一人死,恻怛吁以惊。
千人万人死,能不怆厥情。
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
亡者抱永痛,胜喜功名成。
功名岂不成,机心何时平。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不幸事件的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个具体的场景,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中的关键词“恻怛”、“怆厥”、“机心”,都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恻怛”一词用来形容听到了一个人的死亡消息后,内心的震惊和悲痛。这种情感是非常真实和深刻的,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死时的真实感受。

“怆厥情”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的尊重。诗人通过描述死者的悲痛和人们对其哀悼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恐惧。

“长平几性命,锐头付一坑”这句话描述了在长平之战中,有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他们的头颅被埋在了坑里。这里,“锐头”一词形象地比喻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暗示了战争中的无情和冷漠。

“人心苟若此,谁谓天好生”这句话则是诗人对于人性的思考。他认为,如果人们的心都是如此冷酷无情,那么又有谁说上天会对每一个生命都充满善意呢?这里的“好生”一词,是对生命的一种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不幸事件的深入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争的厌恶。它的主题是明确的,那就是战争的残忍和生命的宝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