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
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纪事纂实录。
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
□□□□尽,断简浩难续。
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
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勖。
山中假馀年,不远尚可复。
西斋秋感二十首
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
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纪事纂实录。
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
□□□□尽,断简浩难续。
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
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勖。
山中假馀年,不远尚可复。
注释: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所□著法言,纪事纂实录。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尽,断简浩难续。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勖。山中假馀年,不远尚可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在晚年时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作。诗中以“西斋秋感”为题,描绘了诗人在秋天里感受到的寂寞与无奈。
第一句“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世界的认知和追求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人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情逐渐被生活的压力所磨灭,变得浅薄而狭隘。
第二句“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则直接点明了诗人从年少轻狂到成熟稳重的过程。经过多年的锤炼和磨砺,诗人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老练之人,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精力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期那样充沛了。
第三句“所□著法言,纪事纂实录”,表明诗人想要记录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但他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时机。他的心中一直怀揣着这个愿望,却始终无法实现。
第四句“向来窃有志,迟回未欲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他曾经有过一些想法和计划,但他总是犹豫不前,迟迟不敢付诸行动。这种状态让他的生活显得非常沉闷和无聊。
第五、六两句则是对前四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了。他只能选择脚踏实地地度过每一天,尽可能地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七句“□□□□尽,断简浩难续”,则揭示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这些断简残章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第八句“意长岁月短,雪发忽已秃”则是对诗人自身衰老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已经感觉到时间的宝贵和短暂,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头发正在迅速变白。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无比痛心和无奈。
第九、十两句则是对前八句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完了大半,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因此他更加珍惜剩下的每一天,努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结尾的“德功两莫攀,其次当自勖”则是一种劝诫和警示。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一句“山中假馀年,不远尚可复”则是一种希望和期待。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在山中度过余生,虽然身体已经衰老,但在精神上仍然保持着活力和激情。他相信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