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
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
文高学本僻,行急名骤穹。
性命了未谙,物务藐弗通。
聚敛改法度,开边兴兵戎。
祐符不坐党,粘斡焉来攻。
朽骨谅已尽,遗祸犹无穷。

【注释】

西斋:作者的居室。

伤哉:哀叹。宣靖,指宋真宗年号“咸平”时为政的大臣张齐贤,因谥号“文忠”,所以称他为宣靖中。

东:这里借指中原。

江之南:即江南。

临川一老翁:以作者自喻。

文高学本僻:意谓学问虽然高深,但所学非所用。

行急名骤穹(qiong):意谓急于求成,名声很快地就显赫了。

性命(ming seng)未谙(ani):意谓对生死和天命都不了解。

物务:事物和事务。

藐弗通:意谓对于事物和事务都不理解。

祐符:指唐玄宗年号“天宝”。

粘诃:指辽国。斡:指金朝。

朽骨:比喻死去的人。谅已尽:意谓这些已经死了的人的骨头已经腐烂完毕。遗祸:遗留下来的祸害。犹无穷:意谓这种祸害还远远没有结束。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忧虑。前四句写自己读书、写作、作官的经历。首联说在读书期间,曾读《近史》,深感宣靖中张齐贤的政绩。次联说张齐贤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江一带。第三联说张齐贤在江之南,即江西任职,而江西正是诗人的老巢。这一句既表明了诗人的骄傲,又暗示了后来的政治风波。第四联说自己虽然有高深的学问,但并不了解世事,对于事物和事务都不明白。第五联说急于求成,名声很快就显赫了。第六联说对生死和天命都不了解,对事物和事物都不理解,最后说遗留下来的祸害还远远没有结束。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