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
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
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
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
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

【注释】

西斋:指作者在建康的住所。秋感:秋天的感受。二十首:即二十首诗歌。

灵运:指谢灵运,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永嘉:东晋时期的一个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一带。玄晖:指谢惠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是谢安的故乡,也是他的故居。

清唱:清澈优美的歌声。妍辞:美好的文辞。郡胜(xùn)山水媚:郡中山水秀丽,美丽动人。郡:古称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为郡。

心赏:内心欣赏或领悟。良足怡:实在是足以令人愉悦。庙廊:官署或政府机构。颜沈:指颜真卿和沈传师。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沈传师(719-772),唐代诗人。深己知:深深地理解自己。

桐濑(xiè):清澈的山间溪水。二□:指谢灵运与谢惠连。二谢:指两人。诗:指《拟魏太子邺中歌》。兵革(ké):兵器与战乱。值迁变:正值变迁。衣冠:指古代官员的服饰。逢乱离:遭遇动乱之年。已矣莫我识:已经没有谁能够了解我了。已矣:完了,无意义了。莫我识:没有人能够了解我。怅焉:惆怅的样子。归棹(zhào):回船,返回。迟;迟缓,缓慢。

【译文】

谢灵运在永嘉时,玄晖在宣城时,我都在西斋吟咏诗歌。

池中的草,清澈如歌唱般美妙;窗前的风景,也像美丽的文辞一样。

郡中有秀美的山水,让人心旷神怡。

庙廊有颜真卿、沈传师,他们的诗词,让我深深地理解了自己。

山间流淌的清泉,比谢灵运与谢惠连还要高超。

虽然才疏学浅,但我已经能写诗了。

战乱之中,衣冠士族遭逢祸乱,流离失所。

已经无人了解我了,我只能惆怅地等待归船的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西斋周围景色,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感慨。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首句“西斋秋感二十首”点明了题目。作者将西斋作为自己抒发情感的场所,表达了他对西斋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描述了西斋周围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作者与两位文人之间的交往。灵运和玄晖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在西斋吟咏诗歌的情景,让作者想起了他们的美好时光。

第三句“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进一步描绘了西斋周围的美景。池中的草清澈如歌,窗前的山峰也如同优美的文辞。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进一步强调了西斋周围的景色之美。郡中的山水如此迷人,让人心旷神怡,这也是作者选择在这里居住的原因。

第五句“庙廊有颜沈,味合深己知”,则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庙廊有颜真卿和沈传师这两位文人,他们的诗词风格独特,让作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第六句“桐濑较二□,川岭信复奇”,则具体描写了西斋周围的自然景观。山间的清泉如同二□一般清澈,而蜿蜒的山岭也显得奇特无比。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西斋周围的自然美。

第七句“拙陋方二谢,岂不粗能诗”,则转向对自我的评价。尽管自己的才华有限,但仍然能够写出一些诗篇。这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认可。

第八句“兵革值迁变,衣冠逢乱离”,则转向了现实的社会现象。战争使得人们颠沛流离,衣冠士族也遭到了祸乱。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受。

第九句“已矣莫我识,怅焉归棹迟”,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已经没有人能够了解我了,只能怀着惆怅的心情等待归船的到来。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失落感。整首诗以西斋为中心,通过描绘周围的美景和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也展示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