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一日不醉,未尝见有疾。
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
肺壅鼻垂涕,不饮逾十日。
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
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

【注释】

  1. 杂书:指诗歌。
  2.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正月初一过后的第二十一天,即正月初十。
  3. 不能:不能喝酒。
  4. 杂书:指诗。
  5. 无一日不醉:每天都是喝醉的状态。
  6. 未尝见有疾:从来没有见过有病的情况。
  7. 三日偶无酒:三天中有一天晚上没有喝酒。
  8. 咄咄怪病出:奇怪地发现生病了。
  9. 肺壅:肺气不通。
  10. 鼻垂涕:鼻子流血。
  11. 不饮逾十日:连续十天没喝。
  12. 醉死政自佳:醉酒而死反而更好。
  13. 性命安足惜:生命和命运不值得珍惜。
  14. 奈何官价贵:为什么官价高呢?
  15. 典衣买灰汁:典当衣物去买灰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通过描述自己饮酒过量、生病、没钱买药、最后以死相告等事件,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视。

首句“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写自己在正月初四后的二十几天中生病咳嗽,无法外出。这里的“病嗽”指的是因为喝酒过量导致的咳嗽,而“不能出”则是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出门。

次句“无一日不醉,未尝见有疾”,表示自己每天都在喝酒,从未真正感到过生病。这里的“疾”指的是疾病,与前一句的“病嗽”形成对比,强调了自己酗酒的程度。

第三句“三日偶无酒,咄咄怪病出”,突然有一天没有喝酒,却发现自己竟然生病了,这里用“咄咄怪事”来形容这种突然的转变,显得非常突兀和不可思议。

第四句“肺壅鼻垂涕,不饮逾十日”,描述了自己因为肺部堵塞而流鼻涕,连续十天没能喝水。这里的“肺壅”指的是肺气不通,而“鼻垂涕”则是直接描绘了病情。

第五句“醉死政自佳,性命安足惜”,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意思是如果自己因醉酒而死,倒不如这样来得更好一些。这里的“性命”指的是生命,而“安足惜”则是表示生命不值得太过珍惜。

最后两句“奈何官价贵,典衣买灰汁”,则是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感叹。这里所说的“官价贵”可能是指药物价格昂贵,而“典衣买灰汁”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典当衣物只是为了购买治疗病情的药方。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