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难和气如三春,大难色莹清无尘。小难作诗到圣处,大难更自髯绝伦。
天怜今年穷已极,稍慰蒹葭霜露身。恶风剧雪走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
西冈李氏自五代,彩棒作尉金沙津。神尧之子太宗弟,郑王枝叶元至亲。
衣冠不绝七百岁,至今宝藏唐告纶。吾家秋崖与题跋,乐石刻玉高嶙峋。
龙准子孙鸿雁行,仿佛犹见青莲真。江东浙右乔木国,小却管领儒簪绅。
雅衰风息离骚降,迩来此道尤荆榛。少陵一老擅古今,学所从入须黄陈。
后世口耳逐世好,九苞一角谁凤麟。君家兄弟名骤起,传者惊叹笔有神。
门第既已推第一,人品学问俱不群。呜呼宇宙之大我辈未尝少,高歌一曲吾气其庶伸。

【注释】

和:和睦。三春:指美好的时光。作诗:写诗。圣处:贤明的地方。髯绝伦:形容人的胡须长得又好又长。天怜:上天怜悯。蒹葭霜露身,比喻贫苦的身世。恶风剧雪走千里,比喻仕途坎坷。两玉人: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子。西冈李氏:指唐朝李唐宗室。五代:指唐朝灭亡后,李氏家族南迁,建立闽国、楚、闽、南汉等政权,共历五朝。彩棒:彩笔。作尉:做官。金沙津:在今江西九江市南。神尧:指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字玄孙。太宗:即李世民。郑王:指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枝叶元至亲:指与李世民同姓。七百年:指唐朝历经了近七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宝藏唐:指的是唐朝遗留下来的文物。秋崖:指诗人自己。题跋:指诗人自己的题诗。乐石刻玉:意谓喜欢刻石记文。高嶙峋:形容文字高超而清峻。龙准子孙:指李白家族的后代。鸿雁行:比喻兄弟关系。青莲真:指诗人自己。江东浙右:泛指江南地区。乔木国:比喻人才辈出的国家。雅衰风息:指文化衰落,风声不再。离骚:指屈原的作品。迩来:近来。荆榛:比喻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少陵:指杜甫。九苞一角:指杜甫诗中有对世事的讽刺之意。黄陈:黄色和黑色,这里指学问。口耳:指口头上的说法。世好:指世俗之见。九苞一角谁凤麟:意思是世上有谁能够像凤凰麒麟一样,在乱世中保持高尚的品质呢?门第第一:指李家的门第在当时是最高贵的。人品学养:指李家的人品和学问修养。呜呼:感叹词。宇宙之大我辈未尝少:指我辈在天地之间的渺小。高歌一曲:高声歌唱。吾气其庶伸:我希望我的气运得以舒展。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他的堂弟李提学所写的一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六句是第一部分,写提学的遭遇及作者对他的勉励之情。“小难和气如三春”,言提学虽遭逢逆境,但应如春天般地和气融融。“大难色莹清无尘”,说提学在大的挫折面前,能像水那样清澈透明,没有一点尘埃污染。这两句是对提学的一种鼓励,也是对他品格的高度赞扬。“小难作诗到圣处”,言提学即使在困境中仍能作诗,其作品也能达到圣贤的水平。“大难更自髯绝伦”,言在更大的困难面前,更能显示出提学的非凡才华。“天怜今年穷已极”,言天可怜见今年提学已经到了穷尽的地步,稍慰他受尽折磨的身体。“恶风剧雪走千里”,言提学遭受恶劣天气的折磨,奔波千里。“一识顿有两玉人”,言一旦见到提学,顿时觉得仿佛有两个美人在身边。

中间十一句是第二部分,写提学的家门望族以及作者对其家学的高度评价。“西冈李氏自五代”,言提学家族自五代以来一直有显赫的门庭,“彩棒作尉金沙津”,言其先祖曾以彩笔做官,任过沙州的长官(今甘肃敦煌)。“神尧之子太宗弟”,言提学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郑王枝叶元至亲”,言提学与李世民有血缘关系,是皇家至亲之人。“衣冠不绝七百岁”,言李家的家业绵延了七百年。“至今宝藏唐告纶”,言李家珍藏着唐朝的宝物,至今流传不衰。“吾家秋崖与题跋”,言我家的秋崖(地名)有我写的题诗。“乐石刻玉高嶙峋”,言我的书法像雕刻玉石一样高峻挺拔。

最后八句是第三部分,写提学兄弟的成就以及对提学的期望。“龙准子孙鸿雁行”,言提学的龙准子孙像鸿雁一样翱翔四方。“仿佛犹见青莲真”,言他们好像还见到了真正的青莲居士(指陶渊明)。“江东浙右乔木国”,言他们在江东浙右一带都是杰出的人物,如同大树一般。“小却管领儒簪绅”,言虽然他们在地方上受到尊重,但在朝廷中仍不能担任官职。“雅衰风息离骚降”,言现在文化已经衰落,远离了《离骚》那样的文学风格。“迩来此道尤荆榛”,言最近这一道路更加荒芜。“少陵一老擅古今,学所从入须黄陈”,言杜甫是一个精通古今的人,他所学习的学问必须经过严格的学习才能掌握(黄陈:黄色和黑色,这里指学问)。“后世口耳逐世好,九苞一角谁凤麟”,说后世的人们只追求一时的名声,很少有人能像凤凰麒麟一样,在乱世中保持高尚的品质。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堂弟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对堂弟才华的赞赏。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壮志,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