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岭何所苦,一步一气喘。
下岭何所苦,一步一脚软。
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
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
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
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
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远。
《下回岭》
译文:
上山的路何其艰辛,一步一气喘。下山的路却轻松许多,一步一脚软。直视前方三千丈高,石梯落层巘。最终到达平缓之处,但道路依然曲折蜿蜒。那路如同可以通车一般,太行羊肠坂。这路却不容一步之遥,比蜀道栈还要险峻。回首望木杪,千里万里之遥。
注释:
- 上岭何所苦,一步一气喘 - 上山时每走一步都感到吃力,需要喘息才能继续前进。
- 下岭何所苦,一步一脚软 - 下山时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轻松。
- 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 - 视线直接穿过了三千丈的陡峭石梯,仿佛石梯从云端直落地面。
- 终须到平处,尚作屈曲转 - 尽管最终会到达平坦的地方,但途中仍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山路。
- 彼犹可通车,太行羊肠坂 - 比喻说这条路像可以通行的车辆一样容易,但实际上却如同太行山上的羊肠小道一样危险和狭窄。
- 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 - 这条路不允许任何一步的移动,比蜀道中的栈道还要危险得多。
- 回首望木杪,千里百里远 - 在高处回头望去,可以看到远方的木杪,那是如此遥远以至于看起来像是千里或百里的距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上山和下山不同体验的描述,展现了山路的艰难与美丽。上山时的艰难和下山时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山路的复杂和多变。诗人用“气喘”和“软”等词汇描绘出上山的辛苦和下山的轻松,生动地表达了行走山路时的感受。
下山时,诗人通过“脚软”来表达对安全的重视和对路途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山路的崎岖不平和危险程度。“直视三千丈,石梯落层巘”一句,通过视觉上的夸张,展示了山路的陡峭和壮观。
诗的最后一句“此乃不容步,险甚蜀道栈”,将山路的危险程度提升到了极致。蜀道栈道虽然危险,但这里更强调了山路本身的危险性。这种表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行走山路的难度和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行走山路的情景,展现了山路的艰险之美。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