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人称屈宋,宋岂敌子平。
诗家推陶谢,谢岂肩渊明。
鲁直爱水仙,以梅为其兄。
梅似可祖父,吾今改兹评。
【注释】:
- 拟古五首:即《拟古五首》。《拟古》是诗人模仿古人的作品,创作时往往要注明所模仿的作者。
- 骚人:屈原、宋玉等古代辞赋家。
- 屈宋:指屈原和宋玉。
- 子平:指汉代的扬雄,他字子云。
谢:指东晋诗人谢安。
渊明:指陶渊明。
- 鲁直:指苏轼的弟弟苏辙。水仙:指宋代的杨万里,他号诚斋。梅:指宋代的林逋,他的号是和靖。
祖父:泛指长辈。
- 今改兹评:现在我要改变这个评价。
赏析: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拟古五首序》中说:“余友李公择得余所为《拟古十五首》,因请序之。”在《拟古五首序》中,苏轼自谦地说:“余少学于先圣,晚从于老、佛。弃百氏,遗仁义,与世相背驰,而独以文字相好,思欲有所适而不可得也。然犹不能不迫而为此者,以尽吾心而已。”可见,苏轼写《拟古五首》的初衷是“尽吾心”,而不是为了称颂他人。但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却不得不承认自己“今改兹评”。
这“今改兹评”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苏轼在创作《拟古五首》之前曾作过一首小诗:“陶渊明有爱菊癖,林和靖有爱梅癖;渊明爱菊不知其名,和靖爱梅不知其姓。此二君子皆非世人所谓爱菊爱梅也。今我亦爱水仙与梅花,但知爱水仙则可也,何必爱其兄乎!梅似可祖父,吾今改兹评。”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于爱菊爱梅、爱水仙、爱梅花的不同看法。他认为陶渊明、林逋等人都是“非世人所谓爱菊爱梅也”。因此,苏轼在《拟古五首》中对陶渊明、林逋等人的诗歌进行了修改。
《拟古五首》中的五首诗分别是《屈原》、《宋玉》、《陶渊明》、《谢灵运》和《李白》。这五首诗都是模拟古人的作品,其中既有对古人的赞美,也有对古人的批评。例如,苏轼在《拟宋玉·怀沙》中写道:“楚大夫悲哉!哀郢兮,怀沙土兮!”这是模拟宋玉的《九辩》中的“悲哉”二字。又如,苏轼在《拟李白·庐山谣》中写道:“我本楚狂客,风歌笑孔丘。”这是模拟李白的《庐山谣》中的“风歌笑孔丘”四字。这些诗句都表明了苏轼对于古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