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晋癸丑,禊帖至今家家有。
遗墨一纸出昭陵,摹本宇宙同不朽。
甲子循环十六周,甫近千岁未为久。
之字二十我谛观,谁绘此图夸妙手。
晋人之学吾能□,□以庄子为六经。
大同小异立议论,漆园遗意入兰亭。
七情静动应万事,一气聚散钟千形。
乐极必悲生必死,倏开忽阖风天萤。
岂不痛哉逸少语,畏怖生老病死苦。
掇拾释氏之绪馀,惴惴其慄有如许。
颜瓢致乐悲安在,曾箦临死生焉□。
短中求长断斯文,翰墨高名万万古。
这是一首题词诗,作者以“禊帖图”为题,对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进行赞美。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癸丑年,《兰亭序》被刻在石碑上,家家户户都有收藏。
遗墨一纸出昭陵,摹本宇宙同不朽。
甲子循环十六周,甫近千岁未为久。
之字二十我谛观,谁绘此图夸妙手。
晋人之学吾能□,□以庄子为六经。
大同小异立议论,漆园遗意入兰亭。
七情静动应万事,一气聚散钟千形。
乐极必悲生必死,倏开忽阖风天萤。
岂不痛哉逸少语,畏怖生老病死苦。
掇拾释氏之绪馀,惴惴其栗有如许。
颜瓢致乐悲安在,曾箦临死生焉□。
短中求长断斯文,翰墨高名万万古。
【注释】:
-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癸丑年,《兰亭序》被刻在石碑上,家家户户都有收藏。
- 遗墨一纸出自昭陵,摹本与原作同样不朽。
- 甲子循环十六周,将近一千年,还没有达到长久。
- 之字二十我谛观,谁绘此图夸妙手。
- 晋人学习我的学问,我以庄子为六经。
- 大同小异的议论,立论的观点相同,但内容却各不相同。
- 漆园(指庄子)的遗意融入了兰亭序。
- 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感)静动应万事,一气(指宇宙万物)聚散钟千形。
- 乐极生悲,生必有死,人生短暂如闪电般迅速。
- 逸少(即王羲之),他的话语让人感到恐惧,害怕生死无常。
- 掇拾释氏的余绪,心里惴惴不安。
- 颜回追求快乐而感到悲哀,他的死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 曾参躺在草席上临近死亡,生命到了尽头。
- 从短处寻求到长处,能够断除了文字之争。
- 翰墨高名流传万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对王羲之的《兰亭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世事无常的认识和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