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从军去掘堑,不如鏖血战。
古今征战立奇功,貂蝉多出兜鍪中。徒教力尽锸与杵,主将策勋士卒苦。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一日十人戕六七。草间髑髅饲蝼蚁,主将言逃不言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筑城谣
从军去筑城,不如困长征。
从军去掘堑,不如鏖血战。注释与赏析
“筑城”指的是在战场上进行防御工事的建设。“从军”指的是参军入伍。“困长征”是指长时间地行军,难以休息。“掘堑”指的是挖掘壕沟。“鏖血战”是指激烈的战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长时间的行军和战斗不如直接参与战斗更为有效的观点。注释与赏析
“古今征战立奇功”是指历史上无数的将领通过征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貂蝉多出兜鍪中”是指头盔上常常挂着珍贵的貂皮装饰,象征着将领的地位和荣耀。“徒教力尽锸与杵”是指仅仅为了功名而劳累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主将策勋士卒苦”是指主将因为个人的功勋而得到赏赐,而士兵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注释与赏析
“君不见每调一军役百室”是指作者观察到,每当军队出征时,往往会动员到千家万户。“一日十人戕六七”是指许多人因战争而丧生。“草间髑髅饲蝼蚁”是指战争过后,战场上的尸骨被丢弃在草丛之中,成为了蝼蚁的食物。“主将言逃不言死”是指战争中的主将被描绘为只顾自己逃跑,而士兵则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中的残酷现实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