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诗句】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译文】
国学设在国家,乡学设在乡村。
在遂地就称为序,在党地就称为庠。
虞、夏、商、周的制度越来越详细。
每家都有自己的学堂,用来学习并收藏。
孩子刚入学时就开始教育,长大后没有不好的。
从小学成为士人,再上升成为诸侯或国王。
没有一个人没有老师,扶持纲常树立常法。
人类都是一类,依靠这些得以生存。
整个四海和九州,治理得井然有序。
家庭德行,百姓的行为,都没有刑罚和战争。
哪像后代,名义上存在实际已经丧失。
学业难道没有斋戒吗?讨论也有讲堂。
他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呢?只是文章诗词。
窃取别人的东西,只因为有了官位才感到荣耀。
崇高的空虚,浅显的狭隘,照亮道理却不明白。
也是儒者的帽子,也是公正的人,也是官员。
鄮山的学堂是谁修建的呢?
不是为了什么私利,而是为了这个建筑。
古代的一位圣人和一百个贤人也在其中!
就会想到自己的行为也应该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