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当年识恨遗,与天争汉死奚疑。
伏羱犹忆分三日,老骥空悲混一时。
往事竟随东逝水,新题全是北来诗。
如今多景楼头酒,免得诸公赋黍离。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题壁之作,借北固亭的景色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以“恨”为线索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愤懑不平的情感。首联两句写诗人对时局的担忧。颔联写诗人对时局的忧虑。颈联两句写诗人的无奈。尾联两句写诗人的无奈。
【答案】
①杜老:指唐代杜牧,字牧之,晚号小杜。杜老是诗人自谓,这里代称他。②恨:《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刘邦欲先入关中,项羽疑而杀之,于是刘邦遂得据关中而王之。③分三日:意即“分天下”之意。④老骥空悲混一时:“老骥”句典出《战国策》,战国时期,齐国大臣淳于髡年老力衰,齐威王问他何以自慰,淳于髡说:“臣闻千岁之羊,死则数千里外有食其肉者,比其毛色,岂若蝼蚁之知饥渴也。”意思是老马虽然衰老了(千里马),但是仍有千里马在吃它的肉;骏马老了,但还有驽马在吃它的肉。比喻人才虽老,仍有人才可以重用的。⑤黍离:《诗经·王风》载,周幽王死后,大夫申伯从王都前往京邑(今河南洛阳)。路上看到宗庙、宫室毁坏,十分悲伤,作《黍离》。⑥多景楼头酒:指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徒御多暇日,攀援强通水”句。“徒御”意为侍奉帝王的人,这里指文人。宋玉曾游宋国,被宋君所弃。后来宋玉游于楚,楚襄王召见宋玉。宋玉作《登徒子好色赋》以讽刺君王。⑦赋黍离:《诗经·唐风》载,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褒姒看见犬戎攻进周都城而放声大哭,于是作《黍离》之诗,表达自己对国家覆灭的悲痛心情。《黍离》为《诗经·周南》中的一首诗,共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