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羽春明玉扆间,皇华躬遣祀稽山。
蓬莱云雾随封检,敷落仙曹降佩环。
宣室旧承前席问,楼船今驾海涛还。
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抒发了对王季德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王季德的敬慕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而富有韵味,结构严谨而又错落有致,情景交融而又层次分明。
千羽春明玉扆间,皇华躬遣祀稽山。
千羽:指帝王使者。春明:指皇宫中的春宫。玉扆:帝王坐卧的地方。皇华:古代对帝王使者的尊称。躬:亲自。遣:派遣。祀:祈祷,祭祀。稽山:即稽山庙,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泛指帝王所祭的诸神。
蓬莱云雾随封检,敷落仙曹降佩环。
蓬莱:神话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云雾: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封检:指帝王的诏书。敷落:指仙人。仙曹:指神仙的世界。降:降临,下降。佩环:指皇帝赐给大臣的印信。
宣室:汉代未央宫东暖阁名,汉文成帝时曾在此接待群臣,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旧承前席问:指王季德曾经到过宫中向皇上问政。楼船:指皇帝的御船。驾海涛还:乘着御船从海上归来。
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
东南:指南方。父老:指当地百姓。忧时:关心国事。时切:时刻关心国事。落日扶藜得重攀:指作者在送别之际,看到日薄西山,自己又年迈多病,不禁悲从中来,扶着藜杖重又攀上台阶与王季德道别。
赏析:“千羽”二句,写皇帝亲自派出使者到稽山去祭祀神灵,以祈求国家太平、天下升平。“蓬莱云雾随封检”,写使者奉旨出使,如同仙人下凡一样,他们所到之处,云雾缭绕,祥云满空,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他们所到之处,仙乐飘飘,仙气蒸腾,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敷落仙曹降佩环”,写使者所到之处,仙官们纷纷降落下来,纷纷前来拜见他们,对他们的赏赐络绎不绝。这几句,既写出使者出使的隆重与神圣,又显示出使者的威风和气势。“宣室”二句,写王季德曾在宫中向皇帝请教政务,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器重。“宣室”,即未央宫,西汉时的皇帝都在这里处理朝政,是朝廷议事之所。“重攀”,即重登,再登上台阶。“落日扶藜”,点明送别之时正是日暮时分,夕阳西坠,晚霞满天,作者拄着藜杖,依依不舍地与王季德告别。“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是说南方老百姓非常担忧国家大事,而王季德却要离开家乡远游他乡,因此作者不胜感慨。“落日扶藜”,既表现出作者的衰老之态,又表现出他对王季德的眷恋之情和依依不舍之意。
【答案】
送王季德主事祠南镇还京
千羽春明玉扆间,皇华躬遣祀稽山。
蓬莱云雾随封检,敷落仙曹降佩环。
宣室旧承前席问,楼船今驾海涛还。
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
注释:千羽:指帝王使者。春明:指皇宫中的春宫。玉扆:帝王坐卧的地方。皇华:古代对帝王使者的尊称。躬遣:亲自派遣。祀:祈祷,祭祀。稽山:即稽山庙,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泛指帝王所祭的诸神。蓬莱:神话中海上三座仙山之一。云雾: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封检:指帝王的诏书。敷落:指仙人。仙曹:指神仙的世界。降:降临,下降。佩环:指皇帝赐给大臣的印信。宣室:汉代未央宫东暖阁名,汉文成帝时曾在此接待群臣,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旧承前席问:指王季德曾经到过宫中向皇上问政。楼船:指皇帝的御船。驾海涛还:乘着御船从海上归来。东南:指南方。父老:指当地百姓。忧时:关心国事。时切:时刻关心国事。落日扶藜得重攀:指作者在送别之际,看到日薄西山,自己又年迈多病,不禁悲从中来,扶着藜杖重又攀上台阶与王季德道别。赏析: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当时诗人任祠部员外郎(主管礼部的副长官)。王季德曾任祠部员外郎。这首诗是王季德辞归南镇后诗人作诗相送的情景。诗中表现了王季德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作者对其深厚的情谊和殷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