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郎分手楚天涯,万里春明稳到家。
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
汴淮湠漫经梁苑,星斗参差犯汉槎。
中国未应风俗异,旧京宁觉路途赊。
鲛宫献佩当明月,鹄殿吹笙隐太霞。
貂弊世怜苏季子,赋成人哭贾长沙。
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
闻道乡闾诸父母,杖藜期看马卿车。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分析。解答时可从以下角度考虑:思想情感、诗歌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概括即可。
(1)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四联,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楚地,写出离别的远隔之苦;颔联写归程之遥之苦;颈联由“汴”“淮”到“梁苑”“汉槎”,再写到“中国”,写送别之地之远;尾联写归途中见闻,抒写作者的思乡怀古之情。
(2)
第二联中“书带草”是古代一种野草,其名取其形,意在表明归途遥远,而“米囊花”则是古代一种珍贵的草药,诗人用此暗指宋宗道的归途遥远而艰难。
(3)
第三联“汴淮湠漫经梁苑,星斗参差犯汉槎”一句,诗人将送别的地点写得十分具体,“湠漫”、“湠漫”形容水波荡漾,“梁苑”是地名,这里指送别之地,“星斗参差犯汉槎”,诗人想象自己与宋宗道分别后,各自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星星点点的灯火映照着自己的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第四联“中国未应风俗异,旧京宁觉路途赊”,诗人认为中原地区与洛阳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不会感到路途遥远,抒发了诗人对洛阳的深厚感情。
(5)
颈联“鲛宫献佩当明月,鹄殿吹笙隐太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鲛宫”指的是皇宫,“太霞”指天空中的云彩。诗人通过“献佩”和“吹笙”来表现送别的场景,同时借“明月”和“太霞”来表现送别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深深眷恋之情。
(6)
尾联“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一句,诗人以“抚事伤遗迹”表达了自己对洛阳的深情厚谊,以“怀才待物华”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中原地区的愿望。
【答案】
(1)①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前两联写情,后两联抒情,先写景后抒情。②选郎分手楚天涯,万里春明稳到家。③庭下已生书带草,马头初见米囊花。④汴淮湠漫经梁苑,星斗参差犯
汉槎。⑤中国未应风俗异,旧京宁觉路途赊。⑥鲛宫献佩当明月,鹄殿吹笙隐太霞。⑦貂弊世怜苏季子,赋成人哭贾长沙。⑧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
(2)示例一:颔联中“书带草”是古代一种野草,其名取其形,意在表明归途遥远。示例二:颈联中“湠漫”“湠漫”形容水波荡漾,“梁苑”是地名,这里指送别之地。
(3)示例:诗人将送别的地点写得十分具体,“湠漫”、“湠漫”形容水波荡漾。
(4)示例:“中国未应风俗异”意思是中原地区与洛阳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不会感到路途遥远;“旧京宁觉路途赊”意思是洛阳距离中原并不遥远,诗人希望早日回到中原地区。
(5)示例:诗人通过“献佩”和“吹笙”来表现送别的场景,同时借“明月”和“太霞”来表现送别的心情。
(6)示例:①尾联“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诗人以“抚事伤遗迹”表达了自己对洛阳的深情厚谊,以“怀才待物华”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中原地区的愿望。
②尾联“若为抚事伤遗迹,正用怀才待物华”,诗人以“抚事伤遗迹”表达了自己对洛阳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