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净菰蒲,天风送舳舻。
海云红日近,江国使星孤。
帝运无盆子,戎行有亚夫。
伤时恨离别,林下重诹咨。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并且能熟练地记忆诗句。考生默写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字词:“菰蒲”、“舳舻”、“盆子”、“亚夫”。
【答案】
秋风清,天水共长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帝运当须姓字兴,戎行自有亚夫功。
林下坐咨诹。
秋水净菰蒲,天风送舳舻。
海云红日近,江国使星孤。
帝运无盆子,戎行有亚夫。
伤时恨离别,林下重诹咨。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默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并且能熟练地记忆诗句。考生默写时要重点注意以下字词:“菰蒲”、“舳舻”、“盆子”、“亚夫”。
【答案】
秋风清,天水共长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帝运当须姓字兴,戎行自有亚夫功。
林下坐咨诹。
舍边新花夜合,井上老树冬青 孟光齐眉举案,倪宽携锄带经。 注释: 1. 舍边新花夜合:舍边的夜晚开放着新的花朵,比喻新的事物或新的希望。 2. 井上老树冬青:井上的老树依然挺拔,象征坚韧不屈的品质。 3. 孟光:古代传说中的贤妇孟光,以贤淑闻名。 4. 齐眉举案:形容夫妻和睦,妻子为丈夫捧碗。 5. 倪宽:汉代著名的学者,以持家俭朴著称。 6. 墨敕斜封:指官员们因贿赂而获得权力。 7.
避地梁鸿山四首其三的诗句如下: 北里戎衣裤褶,南邻墨敕斜封。 多我幽居水竹,有谁高卧云松。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北里戎衣裤褶”,描绘了北方军营中的战士服饰,形象生动,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紧接着,“南邻墨敕斜封”,暗示着南方邻居的书信可能带有政治色彩或不祥之兆,增添了诗句的神秘感。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避地梁鸿山四首 其四 风尘涉五六载,忠孝录数十人。已判诗移白日,更须药驻青春。 注释:历经五六年的风雨,忠诚和孝顺记录了数十人。已经判明诗歌可以移至白日,需要药物来留住青春。 译文:经历了五六年的战乱,忠诚与孝顺的事迹被记录下来了数十人。我已经判断出诗歌可以转移到白昼,需要药物来留住青春。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忠诚和信仰的坚守。诗人以“风尘”开头
【注释】 翠羽无深巢,麝香无隐穴。由来老蚌珠,泪泣沧海月——翠羽,指孔雀的羽毛,这里比喻贤才。麝香,指麝鼠所分泌的香味,这里比喻贤才隐居不出。老蚌,指蚌壳内的珍珠。泣,流泪。沧海月,即海月,指月亮。这里比喻贤才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呜乎杨员外,竟类膏自爇——呜呼!可怜的杨员外啊,真是像油脂一样自燃啊。类膏自爇,自燃,指被冤枉而死。 忆昨佐南省,四境正骚屑——回忆以前在南省做官时
【注释】 1. 寒日动大江:冬天的阳光照射在大江上。 2. 回见冰梁浮:回头望去,只见冰桥浮在水面上。 3. 壮士无人色:勇士们脸色苍白。 4. 旗羽风飂飂:旌旗随风飘扬。 5. 杨君志弧矢:杨君立志像射箭一样直中目标。 6. 祭軷千仞冈:祭祀活动举行在高峻的山峰上。 7. 掉鞅万斛舟:船上的货物装满了万斛船舱。 8. 先声掠淮甸:先头部队已经渡过淮河。 9. 元帅统将权:元帅统领军队的权力。
【注释】: 十角犁牛前巷:十幅的犁田,在街巷口。比邻:邻居。妇事姑嫜婉顺:妇女对婆婆恭敬顺从。儿看宾客情亲:孩子看着客人就感到亲切。 【赏析】: “十角犁牛前巷,一机黄绢比邻。”诗中“十角”形容犁头锋利,耕起地来有力;“犁牛”指耕牛,喻指农民。“一机”,指织机,喻指织女。“黄绢”比喻丝绵,这里用来比喻丝帛。“比邻”是说相邻。“十角犁牛前巷”,描绘一幅勤劳耕作、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
诗句解释: 1. 挂巾藤萝石上,濯足芙蓉水头:在山崖上的树藤下悬挂着的头带,洗脚的水来自芙蓉花盛开的水中。 2. 落日不逢过马,东风忽乱惊鸥:落日的时候,没有遇到骑马的人经过;春风突然吹动,惊动了鸥鸟。 译文: 在山崖上的树藤下悬挂着头带,洗脚的水来自芙蓉花盛开的水中。 夕阳时分,没有遇到骑马的人经过;春风突然吹动,惊动了鸥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
注释:三百铜钱,可以买一斗酒;一双蜡屐,可以行走千山。 不要关心富贵荣华的事,暂且消受上天赐予的清闲时光。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避地”为由,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前两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后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每天早晚都是一盂白饭,东西南北几双青鞋。邀请客人在别墅烹煮葵菜,教育孩子们题写竹字在高斋中。 赏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清贫而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朝夕一盂白饭”描写了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饮食生活,简单朴素;次句“东西几緉青鞋”则描绘出主人的生活状况,尽管贫穷,但仍然保持着简朴的风貌;第三句“邀客烹葵别墅,课儿题竹高斋”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的清贫生活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的把握,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分析。解答时可从以下角度考虑:思想情感、诗歌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入手,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概括即可。 (1)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四联,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楚地,写出离别的远隔之苦;颔联写归程之遥之苦
【注释】: 1. 题烈女庙:即写于烈女庙的题词。 2. 遗庙:已毁坏的庙。 3. 江竹:江边的竹子,此处指庙旁的古竹。 4. 婵娟:美女。 5. 萑蒲:一种水草。 6. 檿柘(huán zé):两种树名,泛指树木。 7. 清名:美好的名誉。 8. 贞魄:贞洁之魂。 9. 社稷:古代指国家,社稷之神。 10. 伏腊:冬祭和夏祭。 11. 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12. 帷箔:帐帘。 13.
译文: 君迁正字职,秩视校书郎。 太乙藜分焰,铜仙露湛光。 鹓班清漏里,鹤驾霱云傍。 署转宫花密,沟迂御柳长。 芸窗填竹素,蓬观启银铛。 鱼豕知讹舛,铅黄属订详。 圣王经贯道,家世桂名坊。 一气根幽朔,群英萃豫章。 比蒙青眼待,益见白眉良。 传癖称元凯,文宗得子昂。 冠将峨獬廌,豺已避康庄。 大器遭斯运,凡材信彼苍。 哭亲岚瘴邑,怀友月萝房。 病谢台臣荐,书烦驿使将。 暖馀牛背日,寒远马蹄霜。
【注释】 ①王左丞:名不详,唐人。淮省都事:官名。 ②复:又;且:将要;以诗辞还:以诗辞别。 ③梁欢难冲城:指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名练儿,梁武帝的孙子,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饿死于台城,梁元帝逃奔江陵,不久被侯景所执,被迫投降西魏。 ④干将难补履:传说中越国铸有宝剑“干将”,其锋利如削铁,但剑刃太薄不能补鞋。 ⑤历块过都:经过多次战斗。 ⑥文锦鞯(jiān):用彩绘的马鞍。 ⑦吴台、越苑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陋室铭》。这首诗的翻译是: 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辞 周氏饶望族,自宋世德茂。鹤林卧麟冈,山脉萃芝秀。 笃生侍御公,犹坰在天厩。襁抱器太父,青佩齿国胄。 诸经内沦浃,百氏旁研究。鸾凤暂枳栖,鸳鹭寻羽簉。 冰衔十职馆,相府六衣绣。荐掌西曹兵,雨听南垣漏。 滦京侈篇翰,海岳肃笾豆。太子端本时,古传躬口授。 遂致问龙寝,罔或爽鸡候。江东遭乱去,吴下为时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故南台侍御史周公挽辞 - 南台是御史台的别称,周公可能是某位诗人或官员的尊称。挽辞是哀悼逝者的诗词,这里可能是对已故官员的追悼之辞。 2. 数谓麋鹿姿,合置文王囿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者生前性格的理解。"数谓"可能表示频繁提及,而"麋鹿姿"指的是性情温和如鹿,不具攻击性。"文王囿"则暗喻其为贤臣,像文王一样有德行。 3. 桑枢原宪贫 - 这里描述了一位清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