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欢难冲城,干将难补履。历块过都百战材,枉送怀铅提椠士。
左手控紫游缰,右手执青丝鞭,身试上文锦鞯。
吴台越苑山浪涌,连城花暗摇红烟。由来得意虞失脚,率府元僚早辞却。
方图安步傍林泉,敢许横行向沙漠。野庭憩马荒鸡鸣,马思故枥雄风生。
殷勤目送使上道,驾牛万一至南平。
【注释】
①王左丞:名不详,唐人。淮省都事:官名。
②复:又;且:将要;以诗辞还:以诗辞别。
③梁欢难冲城:指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名练儿,梁武帝的孙子,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饿死于台城,梁元帝逃奔江陵,不久被侯景所执,被迫投降西魏。
④干将难补履:传说中越国铸有宝剑“干将”,其锋利如削铁,但剑刃太薄不能补鞋。
⑤历块过都:经过多次战斗。
⑥文锦鞯(jiān):用彩绘的马鞍。
⑦吴台、越苑:指今江苏苏州和浙江绍兴一带。
⑧连城:指苏州。花暗摇红烟:形容苏州春色。
⑨虞失脚:典出《左传》,虞公失足掉入沟壑之中,后遂以“失脚”比喻失败。率府元僚:唐朝尚书省率府属官,多由高门士族担任。
⑩安步:慢步行走,形容从容不迫。
⑪沙漠:指边塞地区。
⑫野庭:野外园林。
⑬殷勤目送使上道:殷勤地送别,目送他上路。
⑭驾牛:驾车,这里指骑马。南平:指南诏,在今云南大理一带。
⑤方:正。图:打算。
⑩荒鸡:指荒废了时间。
⑯雄风:雄壮威武的气概。
⑰殷勤目送:情意深厚,依依不舍地送别。
⑱驾牛万一至南平: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到南诏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别王左丞而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写离别之情,却写得波澜跌宕,气势不凡。
开头两句:“辞帅幕后王左丞,复以淮省都事过。”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和原因。王左丞是作者的朋友,因故辞去官职,所以作者要作诗相送。“辞帅幕后”是说辞别主帅之后,又去辞别幕僚。“复以淮省都事过”是说又要去做淮省官。
第三句:“左手控紫游缰,右手执青丝鞭。”“左手”是说主人,“右手”是指自己的左右手,“紫游缰”是说主人家车马用的辔绳,“青丝鞭”是用得最久的车马用的鞭子。“左手控紫游缰,右手执青丝鞭”是说自己虽然身受恩宠,但却像驾驭马车的仆人一样,受人驱使。
第四句:“身试上文锦鞯。”意思是自己试着骑上华丽的鞍子,准备上路了。“文锦鞯”就是用彩色画的马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虽然身受恩宠,但却像驾驭马车的仆人一样,受人驱使,没有自主权。这四句是第一部分,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第五六句:“吴台越苑山浪涌,连城花暗摇红烟。”这是第二部分。诗人把眼光放远了,写景状物,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两句:“由来得意虞失脚,率府元僚早辞却。”这是结尾部分。“由来”是历来之意,“得意”是说以往得意忘形的时候。“虞失脚”是典故,指虞姬失足坠楼而死,项羽因此而自刎乌江,这是历来人们都知道的事。“率府元僚”是说曾经做过率府属员的官员。“元僚”,即原任僚属。“早辞却”意思是早就辞别掉了。这一句是说由于历史上有过失足的历史教训,所以这次也难免一失足之恨。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诗中的典故很多,如“梁欢难”、“干将难补履”,还有“吴台越苑山浪涌”、“连城花暗摇红烟”等诗句,都是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这些典故都与历史上的人物有关,诗人通过这些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境深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