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注释】
平地:平坦的土地。带:连接。吴歌:即“吴声歌曲”,指当时流行的吴地方言歌曲。胡笳:北方游牧民族吹奏的乐器,这里泛指北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渭河风光和反映边塞生活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都是“下平五的歌”。
首句“平地连沧海”是写景,描写了渭河两岸辽阔的平原与大海相连,境界开阔。诗人以“沧海”来形容平原,可见其视野之广、胸襟之阔;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爱恋之情。第二句“孤城带渭河”是写人,点出了诗人所站位置——一个孤独的古城,并由此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诗人站在这座孤立无援的古城上,远眺着渭河,感受着大自然赋予它的壮美风光。第三句“行人俱汉语”是写景,描写了在渭河边行走的人,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都说着汉语。这一句既表现出渭河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又突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末句“舟子半吴歌”也是写景,描写了在渭河上的船夫们,他们唱着不同地方的歌曲。这一句既体现了渭河两岸人民的交流与融合,又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首诗通过描绘渭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渭河两岸人们的不同地域特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它不仅展示了渭河两岸的美丽风光,还反映了边塞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真实而细腻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