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君因读春秋传,今日坟前见断碑。
大义可令吴俗变,高风不独鲁人知。
剑光注壑生灵草,树影悬空动羽旗。
休问姑苏旧风景,白烟青雨黍离离。

【诗句释义】

  1. 识君因读春秋传:因为季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贵族,所以读了他的故事。
  2. 今日坟前见断碑:在墓地前看到断裂的墓碑。
  3. 大义可令吴俗变:季札的大义可以改变吴地的习俗。
  4. 高风不独鲁人知:季札的高风远扬,不仅仅是鲁国人所知道。
  5. 剑光注壑生灵草:宝剑的光芒照射到山谷中,使得草木生长。
  6. 树影悬空动羽旗:树影在天空中晃动,就像在空中飘扬的旗帜。
  7. 休问姑苏旧风景:不必去询问苏州的老风景。
  8. 白烟青雨黍离离:烟雾蒙蒙,雨点纷飞,仿佛是黍苗离离。

【译文】
我之所以能够认识你,是因为你在《春秋》中留下了名声。现在我看到你的墓前有一块断裂的墓碑,这让我想起了你的伟大事迹。你的伟大行为足以改变吴地的风俗,你高尚的品德也使鲁国人为之骄傲。你的剑光照射到山谷,让草木都生长起来,树木的影子在天空中摇曳,就像在空中飘扬的旗帜。不要问我关于苏州的风景如何,那里的景象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烟雾和细雨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片片的黍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季札的人物赞歌,也是对季札精神风貌的颂扬。季札作为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的事迹被记载在《春秋》之中。这首诗通过描绘季札墓前的景色,表达了对季札伟大品质的赞美之情。

首句“识君因读春秋传”,表明了诗人是通过阅读《春秋》这本史书而认识了季札这位人物的。这里的“识君”指的是了解、认知季札,而“读春秋传”则是指通过学习《春秋》这部历史典籍来了解季札。这种认识方式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展现了对季札事迹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今日坟前见断碑”,则是诗人亲自来到季札的墓地,看到那块断裂的墓碑。这块墓碑见证了季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也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季札的伟大与不朽。

第三句“大义可令吴俗变”,表达了季札的伟大事迹能够影响并改变吴地的风俗。这句话是对季札高尚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吴地人民的精神鼓舞。季札的行为不仅改变了吴地的习俗,更成为了吴地人民的骄傲。

第四句“高风不独鲁人知”,进一步强调了季札的高尚品格不仅得到了鲁国人的认可,更是被广大人民所熟知。这句话展现了季札的影响力之广,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季札精神的崇敬之情。

接下来的五、六两句“剑光注壑生灵草,树影悬空动羽旗”,则是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描绘季札墓前的景色。其中“剑光注壑”、“树影悬空”都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形象地表达季节札墓前的壮丽景象;而“动羽旗”则暗示了这些景物在风中摇曳,宛如在空中飘扬的旗帜。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季札墓前的美丽景色,更让人感受到了季札的伟大人格所带来的震撼力量。

最后四句“休问姑苏旧风景,白烟青雨黍离离”,则是诗人对苏州旧风景的遥想。这里并没有直接提及苏州,而是用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表达对苏州的记忆和感慨。诗中的“白烟青雨黍离离”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苏州的美景已经被岁月磨灭,只剩下了淡淡的烟雨和稀疏的禾苗。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苏州美景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季札墓前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季札事迹的颂扬,展示了诗人对季札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