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凉风起,唧唧寒蛩鸣。
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
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
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

注释:

淅淅凉风起,唧唧寒蛩鸣。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

《诗经》曰:“蟋蟀在户,岁聿其莫。”蟋蟀的叫声,是秋天到来的标志。蟋蟀的声音“唧唧”地叫着,这是它们在为即将来临的寒冷季节而发出的哀鸣。

“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草木在秋风吹拂之下,已经变得郁郁葱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气息所笼罩。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在天空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

黄河之水源远流长,却失去了往日的河道;泰山之巅虽高峻巍峨,但已显得黯然失色。诗人站在高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不禁发出一声浩叹。他是一位离家万里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秋怀十二首》。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凉风、蟋蟀的叫声和草木的变化,这些元素都是秋天的特征。诗人用“唧唧”来形容蟋蟀的叫声,这种声音在夜晚更为明显,可以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同时,草木在秋风中的摇曳,也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诗中的“两曜衔晖明”一句,描绘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曜”指的是太阳和月亮,“衔晖明”则形容了它们的光芒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明亮的感觉,似乎能够驱散人们心中的寒冷。

诗人提到了黄河之水和泰山之巅。黄河之水虽然源远流长,但如今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河道,这让人想起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泰山之巅虽然高峻巍峨,但已经显得黯然失色,这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诗人以“凭虚发浩叹”和“游子万里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凭虚”指的是站在高处,而“浩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叹。诗人身为一位离乡背井的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渴望能够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感受那份温暖和关爱。而这种情感也是普遍存在的,许多离乡背井的人都会对故乡充满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蟋蟀的叫声、草木的变化、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等,将秋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多么强烈和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