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驱上南国,依约金张里。
旧日三重阶,风雨埋荆杞。
王山故无恙,流水犹未已。
幽幽树底禽,哀歌为谁起?
秋怀十二首
驱驱上南国,依约金张里。
旧日三重阶,风雨埋荆杞。
王山故无恙,流水犹未已。
幽幽树底禽,哀歌为谁起?
注释:
驱驱:马行走的样子。
南国:这里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依约:似乎,好像。金张里:金吾台、中书省一带,是唐代长安的繁华地区。
三重阶:指宫门的三级台阶。
风雨埋荆杞:被风雨淹没的荆条和枸杞。
王山:在长安城北,是当时的皇家园林。
悠悠:深远的样子。
鸟鸣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秋怀十二首》之一。此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长安的眷恋之情。全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登楼所见之景;后八句写诗人由此生发出的感慨。
开头两句:“驱驱上南国,依约金张里。”点出地点和时节,“驱驱”二字表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他急于赶到长安去观看那里的秋色。“依约”二字,形容眼前景色如在眼前,又似远在天边。这两句是说,自己匆匆来到长安,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的风光,其实,此时还离长安有一段距离呢。
中间四句:“旧日三重阶,风雨埋荆杞。王山故无恙,流水犹未已。”诗人想象昔日长安城的宏伟与今日长安城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他对长安的眷恋之情。“旧日三重阶”指的是唐时皇宫前的三重台阶,而如今,这三重台阶已被风雨冲毁,只剩下荆条和枸杞被雨水浸泡着。“王山”则是指长安城外的终南山,它依然屹立在那里,但周围的水流却依然不断。
最后四句:“幽幽树底禽,哀歌为谁起?”诗人抬头望去,看到树上的鸟在哀婉地歌唱,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些鸟儿为什么还要唱歌呢?这里的“幽幽”形容树木茂密、声音沉闷,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哀歌为谁起?”则是诗人对于鸟儿为何要唱歌感到困惑和不解。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眼前之景,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