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新著进士衫,道酣气岸清且髯。
政事堂堂史册载,威仪肃肃民具瞻。
光风回春霭芳草,剩水残山振枯槁。
至今吾乡诸父老,去思剧口谈公好。
当时进士几百人,奔趋衮衮登要津。
时雍所溉圣泽厚,仕宦未有如公贫。
公之家世秉周礼,伯叔兄弟官济济。
饮冰食蘖二十载,浊径终不污清渭。
而今四海乐太平,太平天子尧聪明。
台阁诸老皆老成,岂不与公书大名?
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
故人天上待公来,绣衣白简青骢马。
送沙德润之焉城
公昔新著进士衫,道酣气岸清且髯。
政事堂堂史册载,威仪肃肃民具瞻。
光风回春霭芳草,剩水残山振枯槁。
至今吾乡诸父老,去思剧口谈公好。
当时进士几百人,奔趋衮衮登要津。
时雍所溉圣泽厚,仕宦未有如公贫。
公之家世秉周礼,伯叔兄弟官济济。
饮冰食蘖二十载,浊径终不污清渭。
而今四海乐太平,太平天子尧聪明。
台阁诸老皆老成,岂不与公书大名?
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
故人天上待公来,绣衣白简青骢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公昔新著进士衫,道酣气岸清且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初次见面的场景,诗人穿着崭新的进士衫,气宇轩昂,风采翩翩,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颔联“政事堂堂史册载,威仪肃肃民具瞻。”则从政治角度赞扬了友人的卓越才能和崇高品德。诗人认为,友人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他的事迹被记录在史书中,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受百姓敬仰的人。
颈联“光风回春霭芳草,剩水残山振枯槁。”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这里,“光风”代表阳光,象征着希望和温暖;“春霭”代表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和活力;“芳草”代表绿意盎然的草地,象征着繁荣和发展。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尾联“至今吾乡诸父老,去思剧口谈公好。”则转向个人层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时光,感慨时光荏苒,而友人已离开故乡多年。他回忆起那些与友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叹岁月无情,人事易变。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见,畅谈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回忆。
尾联“当时进士几百人,奔趋衮衮登要津。时雍所溉圣泽厚,仕宦未有如公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钦佩之情。他认为,在当时数百名进士中,只有他才具备了卓越的才华和品德。因此,他非常羡慕和敬佩这位朋友的成就和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担忧,担心他在仕途上过于追求功名富贵,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尾联“公之家世秉周礼,伯叔兄弟官济济。”则从家庭背景方面赞扬了友人的品质和能力。诗人认为,友人家世显赫,家族成员都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杰出的才能。这使得他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尊重和支持。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认同和赞赏之情。
尾联“饮冰食蘖二十载,浊径终不污清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鼓励。诗人认为,尽管路途艰难险阻,但友人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这种精神值得人们效仿和学习。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尾联“而今四海乐太平,太平天子尧聪明。”则从国家层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诗人认为,现在四海之内都处于和平稳定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希望友人能够在官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贤臣良将。
尾联“台阁诸老皆老成,岂不与公书大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鼓励。他认为,台阁中的各位老者都非常成熟稳重,他们一定有能力帮助友人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他鼓励友人不要放弃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登上高位,留下自己的名声。
尾联“鄢城弦歌固非左,达以长官无不可。”则以鄢城为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的肯定和信心。诗人认为,虽然鄢城的风俗习惯与众不同(即“非左”),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只要他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就一定能够胜任任何职务。
尾联“故人天上待公来,绣衣白简青骢马。”则以天象和仙鹤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盼和祝福。诗人认为,虽然友人已经离开了人间世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与友人相聚在天堂之中。那时,他们将骑着骏马,身着华丽的官服,一同欣赏那美丽的风景。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祝福之意,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