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畅饮。万物熙熙花似锦。畅饮游春。迷了从来多少人。
儒流道士。几个能通天外志。道士儒流。谁肯忘情言下休。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木兰花令》等。双调,六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此调有平仄互叶和押韵不同之变体。上、下片各有六句七字句和八句九字句两种。

一道士出示杜甫游春诗卷:一个道士拿出杜工部所写的春天游赏诗歌给人们看。

二、三、四句:诗人看到春天万物欣荣,鲜花盛开的景象,不禁陶醉其中,畅饮而醉。迷了从来多少人:迷乱于这美好的春光中,使多少人沉醉不已啊!

五、六句:儒生道士们,有几个能够通晓天外事理的?几个能领会到诗人的心意呢?谁肯忘情呢?言下休:在言下休止的地方。

赏析:

“一道士”三句。开头一句总领全篇,点明题意。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看到万物欣荣,鲜花盛开,不禁为之陶醉,畅饮而醉。“迷”者,迷乱、沉醉之意也。第三句进一步写诗人陶醉在这美好景象之中,以致忘记了自己是谁,又有多少年没有回家了。“从来”即向来,“人”指作者自己。第四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儒流”二字,既是自问,又是对读者的发问。“几个”是说儒生道士们有几个能够通晓天外事理的;“谁肯”则是说有几个能领会到诗人的心意的呢?“不言休”,言下休止的意思,也就是下文要说的话还没说完的意思。

过阕,承前启后,由“几个”引出议论。“儒”字,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用。这里作动词讲是说,儒生道士们,有几个懂得天外事理的?“谁肯”两句,是说有几个能领会到诗人的心意的呢?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发问。诗人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语浅而意深,含蓄而有味。“谁肯”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这首词以咏史抒怀为主。词人通过对杜甫《春望》诗卷的欣赏,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