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散发悬双瞳,能移昆仑开华嵩。为我一扫瀛洲趣,中有千年不死青芙蓉。
飘飘烟霞入君手,深林蔽幂桃源口。苍烟飒飒鸾竞飞,丹崖恍恍龙惊走。
赤城掩霭天姥回,石梁倒挂双琼台。桃花半壁镜中见,古木尽化青猿哀。
素娥回飙下瑶殿,明星玉女长相见。邀余为作商山歌,坐看桑田几经变。
丹霞乱飞桂树表,手翳琼枝拂瑶草。天风吹入西瑶池,王母秋眉飒衰老。
瑶池花暖春未凋,三十六宫散琼瑶。青霓锦帔耀云日,上元月下来吹箫。
吹凤箫兮系霜丝,君亦胡为弄参差。他年傥惠金鹅蕊,寄声蓬岛长相思。
注释:
仙人散发,双瞳悬空,能移开昆仑山,打开华山。为我扫去瀛州趣,千年不死的青芙蓉在中。
飘飘烟雾霞气进入你手中,深林遮蔽了桃花源口。飒飒的烟雾中有鸾鸟竞飞,丹崖恍恍惚惚龙惊走。
赤城掩映着霭霭天姥山,石梁倒挂双琼台。桃花半壁镜中出现,古木尽化成青猿哀叫。
素娥回风下瑶殿,明星玉女长相见。邀请我作商山歌,坐看桑田几经变。
丹霞乱飞桂树表,手遮琼枝拂瑶草。天风吹入西瑶池,王母秋眉飒衰老。
瑶池花暖春未凋,三十六宫都散琼瑶。青霓锦帔耀云日,上元月下来吹箫。
吹凤箫兮系霜丝,你为什么弄出参差?他年倘惠金鹅蕊,寄声蓬岛长相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山楼观图,展现了一幅瑰奇瑰丽的仙境画卷。诗人以仙人、仙境为画面的主体,运用夸张、比拟等表现手法,将仙人的超凡脱俗、仙境的美丽神奇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仙人散发”写仙人的形象,“能移开昆仑山,打开华山”,则又把仙人的神奇力量具体化了。仙人是作者的理想化身,是诗人所倾慕、所追求的对象。这一句既写出仙人的高超本领和超人气质,又暗示了诗人自己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第二句“为我一扫瀛洲趣”,“一扫”二字表明仙人有除旧布新的力量。诗人希望借助仙人的力量,扫除一切陈腐的东西,使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段“飘飘烟霞入君手”,描绘了仙人手中的烟霞飘渺如梦的美景。“深林蔽幂桃源口”,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幽静美丽。
第四句“苍烟飒飒鸾竞飞”,描写了仙女们翩翩起舞的景象。“丹崖恍恍龙惊走”,又写出了仙人的神奇变化。
第五句“赤城掩霭天姥回”,写出了仙境所在的位置和景色。“石梁倒挂双琼台”,又展示了仙境中的建筑之美。
第六句“桃花半壁镜中见”,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观。“古木尽化青猿哀”,则又揭示了仙境中的生物特征。
第七句“素娥回飙下瑶殿”,描写了仙子们的优雅形象。“明星玉女长相见”,则进一步写出了仙境的美好环境。“邀余为作商山歌”,诗人被仙人的邀请所感动,决定留下来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
第八句“坐看桑田几经变”,诗人感叹时间流逝,仙境也会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仙人都会在这里等待他的到来。
第九至第十二句,诗人继续描绘仙境的美,同时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丹霞乱飞桂树表,手翳琼枝拂瑶草”,诗人想象着自己在仙境中漫游的情景。“天风吹入西瑶池”,描绘了仙境中的风景。“王母秋眉飒衰老”,写出了仙境中的人物形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的自然景观、生物特征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瑰奇瑰丽的仙境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