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城南路,曾来好画亭。
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
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
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题玩芳亭五首》之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 “每忆城南路,曾来好画亭。”

  • 注释:每次回想起城里的南路,曾经来到过一个美丽的画亭。
  • 译文:每当想起城中的南路由,总会想起那曾经的美好画面。

第二句: “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

  • 注释:栏杆上盛开的花朵经受雨水的洗礼而变得洁白,野外的竹子伸入云端显得格外青翠。
  • 译文:栏杆上绽放的花朵在雨中显得更加洁白,而野竹则伸向天空呈现出一片青翠的景象。

第三句: “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

  • 注释:水面的倒影漂浮在春天装饰着的台阶上,山峰的光影在白天时分撞击着门户。
  • 译文:水面上的倒影在春天装饰过的台阶上漂浮,而山峰的光影在白天时分撞击着门户。

第四句: “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

  • 注释:撩起衣服面对藤蔓和青苔,清凉的月光让人清醒。
  • 译文:撩起衣服面对那些缠绕着藤蔓和青苔,清凉的月光使人感到精神焕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中的“城南路”和“画亭”带出了城市与自然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诗句中的“阑花”、“野竹”、“波影”和“山光”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一句“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更是以简洁明了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觉醒和净化心灵的作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