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
地幽迷晓树,花重压春烟。
上客抛罗袂,佳人舞画筵。
晚来清兴熟,移坐曲池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五首题玩芳亭的诗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
这句诗询问春天在哪里最好,答案是城南的尺五天。
地幽迷晓树,花重压春烟。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大地显得幽深,让人迷失在树木之间;花朵繁多,仿佛被春烟所笼罩。
上客抛罗袂,佳人舞画筵。
这句诗描述了客人和佳人在宴会上的场景,他们放下手中的罗袖,翩翩起舞,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晚来清兴熟,移坐曲池边。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感到心旷神怡,于是将座位移到了曲水池的旁边,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注释与赏析:
注释:
尺五天:指城南的某处地方,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花园或庭院。
地幽迷晓树:大地显得幽深,让人迷失在树木之间。
花重压春烟:花朵繁多,仿佛被春烟所笼罩。
上客/佳人:指客人和佳人,即贵族和美女。
清兴:心情愉悦,兴致盎然。
曲池:曲折的池塘。
赏析:
此诗以问答的形式开篇,提出了一个关于春天的美好之处的问题。接着,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和宴会上的热闹场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晚来的闲暇时光里,心情愉悦,移坐到池边享受宁静的夜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