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
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
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
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
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
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把握和赏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既考查诗歌的形象性、语言性,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把握。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送和林苏郎中”是全诗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及诗句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和林苏郎中赴任前,诗人送别时的所见。居庸关外是乱山叠嶂。李陵台西是白沙碛。“画省”,指尚书省。“画省郎中”,是指尚书省内任职的官员。“貂帽侧”,形容其仪态之雅。“飞雪皑皑马缰湿”,描绘了一幅北国风光图。“皑皑”形容雪白而厚密的样子。“马蹄深”,写出了马蹄被积雪覆盖的情景。“行”,行走。“迟迟”,迟缓的样子。“蹄深”、“迟行”,写出了塞上寒天雪后的景象。“冷月栖云”,描写了塞外寒冷的气候。“栖云”,即落云,指月亮。“明月照高城”,描写了边塞夜景。“南风城头来雁鸣”,点明了边塞的季节。“南风”,春风;“来雁鸣”,指候鸟南迁。春天来了,候鸟南迁。“陇头耕”,指在陇山一带耕作。诗人用这些自然景物,烘托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颔联“画省”“貂帽”,点明官位;“飞雪”“马缰湿”,点明时间;“马蹄雪深”写出了塞上环境之恶劣;“迟行”写出了塞上行军之缓慢,表现了边塞将士艰难困苦的生活。
颈联“铁甲无光”写出了将士们铠甲锈蚀的状况,“风不惊”写出了将士们在严寒中仍坚守岗位的精神。
尾联“陇头耕”,指在陇山一带耕作,“思君遥隔高城”,“高城”指和林。“南风”指春风(暖风)。“来雁”指候鸟(春来)归巢。从季节上看,应为早春时节。
【答案】
①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西白沙碛②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缰湿③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栖云塞垣明④铁甲无光风不惊,万营角声如水清⑤明年四月新草青,征人卖剑陇头耕⑥思君遥遥隔高城,南风城头来雁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