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叹笔砚纸墨,结绳制度规模。寻常写染永成书。偏称文房注疏。
独我摇头不管,教大记录元初。灵光一点便开舒。复把真如返觑。

【注释】

堪叹:可惜。笔砚(nǎn):笔和砚台。纸墨:指书写用的纸张和墨水。结绳制度:古时以绳结为事,用结绳来记事。规模:方法、规模。寻常:平常、普通。写染:书写与绘画。永成书:永远成为文字的记载。偏称:恰好合适。文房:指书房,泛指文人学士的居处。注疏:解说经书的文字。元初:最初,当初。灵光:佛家语,指佛的智慧或灵感。一点:指佛家所说的“真如”即宇宙真理的本体。开舒:展开。反觑(qù):回头顾盼,回头看看。真如:佛教中指宇宙万物的本源。

【赏析】

词题《四宝》,当以“笔”为主。《西江月》词调,首句起韵,末句收韵,中间两联对偶工稳。上半阕先言笔墨纸墨,然后点出“结绳”制度,再及文房四宝;下半阕先说自己不受束缚,教大记录,又写灵光一点,最后归结到真如之悟。全词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但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是一首很有特色的小令。

此词以“笔”为题,实以笔喻己。开头就道出了自己对文房四宝的偏爱。作者把笔、墨、纸、砚这四种常用之物比为“结绳制度”,意谓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用途,而作为书法工具的笔,则最能表现这些事物的精华。“寻常写染永成书”一句,既写出了笔的功用,也暗点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喜爱。

“独我摇头不管,教大记录元初。”这两句是全词的警策,也是全词的主题所在。它表明作者是在蔑视传统,不屑于拘泥形式,追求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自由的表现。作者说自己“独我摇头”,是自谦的话。其实他并不“独”,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独我”云云,不过是强调自己的个性罢了。

“偏称文房注疏”,是说自己之所以偏爱文房四宝,是因为文房四宝正好适合自己作注解疏解的需要。作者自号“元初道人”,自称“独我”,正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不凡之处。

“灵光一点便开舒。”这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所谓“灵光一点”,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真如”,也就是佛教中的宇宙真理。“灵光一点便开舒”,意味着一旦领悟到了宇宙真理,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这既是作者的人生理想,也是他的艺术追求,因而在艺术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复把真如返觑”,是全词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这一句是全词的总括句,它表明作者虽然已经领略到了真如,但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追求,而是进一步去探索真如的奥秘,并把它返观自照。这种精神,正是作者所推崇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