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东别长安道。西住磻溪庙,渐扣南山名迹杳。洪沟冷淡,土龛潇洒,北府何曾到。
夜深陌上行人悄。独听岩前子规叫。切切松梢啼到晓。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
【注释】
青莲池:即青莲池,在今陕西宝鸡。
一从:自从。东别:指从长安出发。
西住:在磻溪住下。磻溪是秦代隐士吕尚的故宅,位于今河南鹿邑县西北。庙,指吕尚祠。
扣:叩击。
洪沟:即洪洞,在今山西霍州市东北,为汾水支流之一。
北府:指太白山,李白曾游历于此并作诗赋。
岩前:指山崖上的子规鸟鸣叫处。
切切:形容声音清脆。
争奈功夫少:奈何时光易逝,归乡之期无望。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天宝末年李白流放夜郎途中经过陕西宝鸡时。诗中写自己从长安出发到磻溪住下,沿途所闻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青莲池上幽栖”一句,点题表明这是作者流落他乡时所作的诗歌。
“一从东别长安道”,从长安出发,离开家乡,踏上漫漫征途。
“西住磻溪庙”,到了磻溪,在吕尚祠住下。吕尚即太公,传说他曾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纣兴周,功高盖世,被尊为五岳三河的神明,后世奉祀其祠。这里以太公自比,说自己也像太公一样有济世匡国之志。
“渐扣南山名迹杳”,在吕尚祠附近徘徊,触景生情,感慨自己虽然建功立业,却始终未有机会施展才华;同时怀念家乡亲人。
“洪沟冷淡”,意谓人生道路艰险不平,如洪沟一般冷冽而坎坷。
“土龛潇洒”,意谓简陋的居室虽不华丽,但很自在舒适。
“北府何曾到”,暗喻自己虽身居吕尚祠内,但并未得到朝廷重用。
“夜深陌上行人悄”,深夜里,只有诗人一人静静地走在荒凉的野外小路上。
“独听岩前子规叫。”独自听到山崖上有杜鹃鸟的啼叫。子规即杜鹃。这里以杜鹃啼声反衬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切切松梢啼到晓”,杜鹃声声哀怨,直到天明。这里以“切切”形容杜鹃啼声凄厉,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声声相劝,不如归去,争奈功夫少”,意思是说:这阵阵杜鹃的叫声不停地劝告我回去,但是时光荏苒,归家之期遥遥无期,实在难以成行啊!这里以杜鹃的叫声比喻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全诗以旅途见闻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意境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