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邈变隶体,邯郸传楷法,事则朴略,未有功能。厥后钟善真书,张称草圣。右军行法,小令破体,皆一时之妙。近世萧、永、欧、虞颇传笔势,褚、薛已降,自《郐》不讥矣。然人谓虞得其筋,褚得其肉,欧得其骨,当矣。夫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翬翟备色,而翱翔百步,肉丰而刀沈也。若藻耀而高翔,书之凤凰矣。欧、虞为鹰隼,褚、薛为翚翟焉。欧阳率更云:“萧书出于章草”,颇为知言。然欧阳飞白,旷古元比。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字不欲疏,亦不欲密;亦不欲大,亦不欲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经矣。笔不欲捷,亦不欲徐;亦不欲平,亦不欲侧。侧竖令平,平峻使侧;捷则须安,徐则须利。如此则其大较矣。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馀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次之,岂可百日乎!
论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论书》是清代画家郑板桥的著作,全书共分三卷,包括了对书法、绘画和篆刻等艺术形式的研究与论述。该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书法:郑板桥在书中详细探讨了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笔墨来表达情感、意境与哲理。他强调书法不仅是文字记录工具,更是艺术家自我表现和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
绘画:该卷着重于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与分析,包括山水画、花鸟画等不同题材的表现手法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郑板桥认为,好的画家不仅要掌握技法,更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
篆刻:在这一部分中,郑板桥深入探讨了篆书的独特魅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