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论心处,偎花见面时。
倚郎和袖抚香肌,遥指画堂深院,许相期。
解佩君非晚,虚襟我未迟。
愿如连理合欢枝,不似五陵狂荡,薄情儿。
南歌子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歌子其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一首词作,全诗通过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并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 作者背景:《南歌子其二》由温庭筠所作,其时代背景属于唐代,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非常高,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达到了巅峰。温庭筠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词人,还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 主题内容:《南歌子其二》以女子对情郎的深切思念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爱情中的酸甜苦辣。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其中“一尺深红蒙曲尘”与“入骨相思知不知”等句,更是将女子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 艺术特色:《南歌子其二》在语言修辞方面采用了谐音双关的技巧,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创新手法。这种技巧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还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此外,全诗在表达方式上也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移得浅颦深恨”一句,既写出了女子的深情,也表现出男子的多情。
- 历史影响:《南歌子其二》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主题在后世被多次引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效仿其创作风格,使得这首词作成为唐宋之际词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南歌子其二》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温庭筠的代表之作,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赏析,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更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