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傍羊肠绿,春从蚁曲回。
芳风可是早安排。
底是千红万紫一齐开。
【注释】
草傍羊肠绿,春从蚁曲回:春天来临,草木丛生。
芳风可是早安排:这美好的春风是早有准备的,因为春天一到,万物复苏。
底是千红万紫一齐开:为什么春天到来,百花齐放呢?
【赏析】
《南歌子•其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春天里花草树木、小虫等自然景物的变化;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词以景写情,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草傍羊肠绿,春从蚁曲回。
芳风可是早安排。
底是千红万紫一齐开。
【注释】
草傍羊肠绿,春从蚁曲回:春天来临,草木丛生。
芳风可是早安排:这美好的春风是早有准备的,因为春天一到,万物复苏。
底是千红万紫一齐开:为什么春天到来,百花齐放呢?
【赏析】
《南歌子•其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了春天里花草树木、小虫等自然景物的变化;下片则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词以景写情,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注释】 1. 浓阴:浓密的树荫。2. 底事:为何,为什么。3. 春难住:春光易逝,难以留住。4. 多缘错觅寻春路:错把寻找春天当作是错误的事情,其实春天就在附近。5.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斑斓。6. 谁主:主宰。7. 蝴蝶老了,黄莺也飞走了,不管春天将要过去。8. 黯黯:暗淡的样子,这里指雨后的景象。9. 多情杜宇:即杜鹃鸟。杜鹃鸟叫声凄厉,故又称“子规”。10. 催归去:催促归去。
【译文】 酒意浅淡愁思深深,客人影独。 早春天气冷不胜寒,桃花枝上红色的花朵尚未盛开,芳草堤边的绿色已经变得宽阔。 风轻轻吹拂,月亮圆如盘,几次在玉阑干边等候。 殷勤的紫凤情意容易表达,而青骢马因得暇难以相待。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酒浅愁深客影单:酒喝的浅浅的,心里却深深地充满了忧愁。 早春:初春时节。 不堪:不能忍受。 桃花枝:即桃枝。 犹:还是。 小:未开。 芳草堤:长满芳草的堤岸。
江南道 【注释】江南,泛指南方。这里指代词人游历的南方一带。道:通“导”。 春来处处生芳草。 【注释】芳草:指春草。 生芳草。 【注释】生,长出;芳草,春草,这里指春天。 蘼芜绿尽,罗敷嫁了。 【注释】靡芜: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又名蘼草、九真香等。这里借指春草。罗敷:古代美女,这里借指春天。 【译文】 江南道上,到处是青青芳草。 芳草长得茂盛,蘼芜已绿,春姑娘也嫁了。 青山连绵,把城池团团围住。
扬州慢 春意殊慵,寒情更酽,江城不雨还阴。试登高望远,但水阔云深。算二十四番花信,一番过了,一度沉吟。甚千红万紫,等闲都耐思寻。斗瓷烟润,怪无端抛却青琴。只感子缠绵,怜伊憔悴,一霎而今。待与风光流转,蜃窗杳、不隔啼禽。听其音下上,来窥帘影沈沈。 注释: 1. 春意殊慵,寒情更酽: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慵懒,寒冷的气息更加浓厚。 2. 江城不雨还阴:即使不下雨,江边的城也显得阴沉。 3.
池头杨柳漾轻丝。 逞娇姿。 影参差。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 记得晚妆新月罢,同照影,月来时。 斑骓不用放骄嘶。 碧萋萋。 暮烟低。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 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 诗词原文: 池头杨柳漾轻丝。逞娇姿。影参差。道是无风无雨最相宜。记得晚妆新月罢,同照影,月来时。斑骓不用放骄嘶。碧萋萋。暮烟低。常日归来素手一相携。争奈绿阴斜掩处,浑不是,画楼西。 译文与注释: 1.
注释: 菩萨蛮 其三 为郎蕉萃如花面。却从众里教郎见。 红晕脸霞生。谁言郎意轻。 春风入罗幕。腕重金条脱。 安稳绣芙蓉。泠泠闻曙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美貌和情感的词作,通过对女子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以及内心的细腻感受,展现了一种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性的情感表达。 “为郎蕉萃如花面”一句中的“为郎”指的是女子被男子吸引并愿意为他付出一切,而“蕉萃”则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 其一:词牌名中的“一”表示第一首。 放帘花气蒸成雾:放下窗帘,花香如雾般弥漫开来。 卷帘月色清如注:拉开窗帘,月色清澈如同倒泻的清水。 花月自年年:花朵和月光每年都如此美丽。 未妨初梦圆:不妨说最初的梦想已经实现。 为谁回玉颈:是谁让玉颈为之转动? 留下相思影:留下了相思的影子。 春暖锦屏风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生如春”。双调六十六字,前段十二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玉钗:古代妇女头上插着的环形装饰品。 袜掩金诃(hē):用金制的腰带包裹住脚。诃,一种带子,用金制成。 浅睡:刚刚醒来的样子。 海棠:指花名。 芙蓉:莲花。 冰肌:形容肌肤白净晶莹。 带玉温:形容肌肤白皙润泽如玉。 晕:这里指脸红。 等是众中身:意思是在众人之中只有我一个人。 羞缩:害羞
【注释】 艳阳天:明媚的阳光。 宝马香车:指华丽的马车,这里泛指豪华的车辆。 胜侣:志同道合的朋友。 醉乡:指酒醉后进入的安乐境界。 华年:美好的年华。 景光:美景。 【赏析】 此词为春日即景之作。上片写春游赏景之乐,下片写春游惜春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老儒:年迈的读书人。 2. 吟风老屋:居住在一个有诗意的环境中,像古代诗人一样吟咏自然。 3. 讶无端:感到意外。 4. 吹入鬓边霜灶:风吹到了鬓角边的炉灶,好像在给炉灶上加了霜。 5. 几卷残书抛不得:有几卷旧书,舍不得丢下。 6. 却向人前休道:却不愿意向人面前提起。 7. 董贾文章:汉代董仲舒、贾谊的文章。 8. 卿云词赋: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 9.
烽火连南北,嫖姚将是谁。 戟门飨士费牛椎。王师过后,鹅鸭乱猜疑。 黾鼓翻银浪,砧声锁翠眉。飞舸犹恨会兵迟。看取秋清明月朗,捷来时。 接下来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烽火连南北:描述战事广泛,南北皆有烽火,暗示战争的严峻性和广泛性。 - 嫖姚将是谁: 嫖姚是古代传说中的勇将,此处指代可能的英雄将领或主将是何方人。 - 戟门飨士费牛椎:戟门是战场,飨士即犒赏战士
【解析】 1. “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的意思是:南方的来信断了,忧愁袭来想询问是谁。“愁来欲问谁”中的“谁”字是疑问词,表示询问;“南国音书断,愁来欲问谁”一句中,作者通过“南国音书断”这一事件来表达自己因战乱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悲愁之情。 2. “可堪救赵信陵椎”的意思是:哪堪忍受救赵国的信陵君那样的椎心之痛?“信陵椎”是战国时著名的刺客豫山的别称,此处指代豫山。豫山为战国时齐国人
【赏析】 《南歌子·和秋宵寓沧浪亭闻捷四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组诗。此词是组诗的第三首。词以咏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上片写景。起笔写秋空之景,点明时间,“树色樯间翠,波光鸟外明”,描写秋夜江上之景,“翠”指绿色,“明”指光亮。“忽闻鼓角动旗旌”,突然听到鼓声号角之声,看到旗影飘扬。“鼓角”指战鼓号角。这一句是说:鼓声号角响起来,军旗在风中飘扬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借写秋夜沧浪亭听捷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深切忧虑,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词中“兔魄方滋露”一句为点睛之句,是全词感情升华之处。此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答案】 (其一) 南国月色正明亮,中秋的明月正圆明。 兔儿的光辉正浓重,沾湿了亭中的霓旌。 为何寒官寂寞无欢声,被高深锁在了幽禁之中? (其二) 吹奏的笛子声声响彻,弦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耳坠双珠重 - 此句描述了佩戴了两串大珠耳环的样式,这种耳饰通常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可能表示财富或地位。 2. 眉拖半月长 - 形容女子眉毛修长且弯曲如新月,常用来描绘女性的美貌和优雅。 3. 未笑口生香 - 暗示即使在没有笑出声的情况下,也能从口中散发出香气,比喻说话者具有非凡的魅力或者智慧。 4. 更簪花一朵,断人肠 - 此处“更”字有增加、增添之意
注释:额上装饰着貂鼠毛织成的暖帽,头上戴着凤凰形状的帽子。 头饰珠翠染香花,却讨厌别人说起,好像吴地美女。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女性妆容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华丽与优雅。"额暖装貂鼠,头高作凤凰"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头饰。其中“额暖”指的是额上的温暖,象征着地位和财富;“装貂鼠”则是指额上的暖帽是用貂鼠毛编织而成,既保暖又美观。而“头高作凤凰”则是指头上的凤凰形帽子
诗句释义: 珠泪成红豆,香心作彩云。 译文: 她的泪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化为相思之情,化作了五彩的云朵。 注释: 1. 珠泪:指泪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2. 红豆:古代传说中相思豆,因形似心而得此名。 3. 香心:指内心的思念和情感。 4. 作彩云:将思念化作五彩斑斓的云朵,形象地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眼泪比作珍珠,将她的情感比作五彩云朵
【诗句释义】: 屐齿沉香结,钗头小凤毛。 鬟湿桂花膏。 半妆犹未就,弄檀槽。 【译文】: 我穿着木屐踩在香炉旁,用香炉灰和泥巴做成了簪子。梳妆台上,我梳理着秀发,用桂花的油涂抹在头发上,然后轻轻地摇晃着脑袋。我刚刚把发髻梳好,还没有来得及戴上花饰,就开始弹奏琴弦,唱起曲子来。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女性梳妆过程的词作。全词通过“屐齿”、“钗头”、“鬟”、“桂花膏”等关键词
南歌子 其四 雪粉荼蘼制,花梳茉莉装。 衣更尽情香。 消魂犹未了,向平康。 注释: - 雪粉荼蘼制:指用雪白色的粉末装饰成荼蘼(一种植物)的样子。 - 花梳茉莉装:指用茉莉花作为装饰。 - 衣更尽情香:指衣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 消魂犹未了:形容这种香气让人心神不宁,难以忘怀。 - 平康:古地名,这里代指妓院或歌舞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女子服饰和气质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南歌子 其二 闺情》。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铁鹿沈长锁,金蟾齧碎香。 注释:沉入水中的长锁(象征着深藏不露的爱意),金色的蟾蜍咬碎了香囊。 赏析:《南歌子》是唐时流行的一种词调,此诗借用了“铁鹿”和“金蟾”这两个意象来表达深深的相思之情。"沉长锁"暗指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念,如同被囚禁在深锁之中,无法自由。而"金蟾"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
注释: 似剪风前燕子,如簧叶底黄莺。 春风催人度过清明,相信寒冷依旧满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燕子、黄莺等春天的使者的形象刻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景象和气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注释】 柳灿:柳树的叶子呈黄金色,灿烂如锦绣。 榆分:树枝被劈成两半。 打钱:用柳条编织而成。 园亭:花园中的亭子。 精妙:精细巧妙。 学飞仙:学习飞天的动作。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里人们欣赏美景的情景。全词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情趣,读来令人感到舒畅愉悦。上片写景抒情。“柳灿黄金缕”,柳叶金黄,犹如锦绣般绚丽夺目。下句“榆分白打钱”,则以榆树为背景,榆叶白绿相间,恰似打制的铜钱
望海潮 林莺酣昼,镜鸾妍晓,蓬蓬春在红楼。 小玉能言,文箫增韵,一般弄影无俦。 底事费绸缪。 只欢情深浅,私叩灵修。 花好月圆,试寻玉折问方流。 刹那几许春秋。 数嫣红润绿,露迥霜遒。 蝶梦寻香,凤钗卜吉,防他鶧䳇前头。 生小不知愁。 对一池春水,皱碧如油。 甚事干卿,文窗窈窕拨箜篌。 诗句解释与赏析: - "林莺酣昼" : 林中的黄莺在白天里欢快地歌唱,形容鸟儿的叫声非常悦耳。 -
注释: 旧梦:旧日的梦境。青琐:指宫门两侧的青漆大门,古代帝王所居之处多有此门。新装:指新换上的衣服,翠钿:指镶嵌在衣襟上的翡翠制成的装饰物。春来:春天来临。抛却:丢弃。艳阳天:阳光明媚的日子。辜负:辜负。绿杨影里画秋千:形容杨柳的影子映衬下,如同画中的人物在荡秋千。 赏析: 这首《南歌子·其一》是一首写春日闺怨的词。上片写女子的幽思。“旧梦”“新装”两句,写出了女子对往昔的回忆。“春来”二句
浣溪沙 风过回波送眄频。 雨余横岭黛低颦。 个中图画胜真真。 紫燕黄鹂通密语,杂花芳树搅香尘。 流光中有一腔春。 注释: 1. 风过回波送眄频:指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在向人频频送别。 2. 雨余横岭黛低颦:雨水过后,山岭被雨水洗涤得更加清晰,如同女子的眉毛一般低垂。 3. 个中图画胜真真:这里的山水画比真实的山水更美。 4. 紫燕黄鹂通密语,杂花芳树搅香尘
这首诗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之一。下面逐句释义并赏析: 捉银蟾,款玉兔。 释义:捉拿明亮的月亮(银蟾)和皎洁的月亮(玉兔)。 赏析:这里的“银蟾”指月亮,而“玉兔”则指的是月亮上的玉兔形象,常用来比喻月亮。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圆魄上廊庑。 释义:圆圆的月亮升到了房檐上。 赏析:描述了月亮升起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