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风尘弊客裾,故山归去有精庐。
缀盂应供王城久,镂管赓吟友社馀。
衲拥兰芽新赐服,帙收贝叶旧翻书。
萧然壁观芝岩上,从此身名与世疏。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介绍
。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是明代的诗,作者是文徵明。
这是一首写给梵才大师(僧)离开家乡去天台山修行的赠别之作。全诗以“离愁”为线索贯穿始终。“离愁最苦”,一开头就奠定了感情基调,“泪眼问花花不语”。在诗人的眼里,所有的花朵都失去了往日的情意;而梵才大师离去后,在他眼里似乎也只剩下这满园的落英。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春愁难遣强看山”,这是“离愁”的一种表现方式:春天美好的景色固然能使人赏心悦目,但此时此刻诗人却无心欣赏;而梵才大师离去后,在他眼里似乎也只剩下这满园的落英。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此情只到春归时”,这是“离
相关推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京洛风尘弊客裾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京城洛阳(古称京洛)的生活经历中,受到了世俗风气的影响和污染,导致他的衣襟(裾)变得陈旧不堪。"弊客"意指被世俗所累的客人,"裾"在这里比喻人的衣着。 2. 故山归去有精庐 - 诗人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那里有一个简朴而精致的住所(精庐),象征着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逃离。这里的“故山”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旨的把握和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揣摩答题技巧,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 “责重忧多两鬓斑”,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肩负的重任和忧虑太多而使双鬓都变白了。诗人用典,表达自己因身负国家重任而忧虑重重。 “十年长梦赤城山”,意思是:十年来常常做着到天台山的梦。赤城山为道教名山之一,在浙江天台县
【注释】: 1.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送,送别。梵才大师,指僧人梵才。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境内,是著名的佛教胜地。 2. 江水望不极:江水看不到边。极,尽头。 3. 杨花江面飞:杨花飘飞于江面上,形容春天的景色。 4. 春风自无定:春风没有固定的去向。 5. 远客又言归:远方的客人又要回家了。 6. 景胜诗逾老:景色优美的地方,诗歌越写越显得陈腐陈旧。 7. 心冥语亦稀:心灵宁静,说话也变得少而精。
【注释】 (1)送梵才大师:送别高僧梵才大师。梵才,梵僧之号。《旧唐书.卷一六八.列传五八.释玄奘传》:“玄奘,本姓陈氏,洛州缑氏人也。少出家,从学于长安大慈恩寺,初为道门弟子,后入空门。……又从天竺沙门那烂陀寺戒贤受具足大戒。贞观五年,奉诏往西域取经,至天竺,得佛经三百六十余部,并《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共三十五车。” (2)高躅动京国:高僧梵才的行踪惊动了京城。高躅,高步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飞锡眷瑶琴,行行望海阴。 香花上都供,猿鸟故岩心。 午钵凝斋剂,晨舟载梵音。 庭柯旧桂子,依约半春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词,诗人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梵才大师的敬意和祝愿。诗中的“飞锡”是指僧人的袈裟,“瑶琴”是指乐器,“香花上都供”是指佛教寺庙里的供奉,“猿鸟故岩心”是指山林中的猿鸣鸟叫。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人文情怀,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考生需要将原诗与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对诗句进行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考生应先对每句诗加以解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 诗律密闻高九释: 这里的“诗律”指的是诗歌的格律,而“高九释”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解释或注解。 - 倦游归老旧烟霞: “倦游”表示厌倦了官场的奔波,而“老旧烟霞”可能是指对旧时的山林风光或隐逸生活的怀念。 - 朝中半是名臣友: 这句话意味着在朝廷中有很多有名的大臣是其友人,暗示梵才大师可能曾与这些名臣有过交往。 - 时寄新吟壁罩纱:
注释:我久在翻译馆的清流聚集的地方,吟诵得很辛苦,霜露增添了我的两鬓的白发。我不喜欢停留在王成思旧隐居的地方,而是年年来赴白云期。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梵才大师回天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梵才大师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久陪译馆清流集”描绘了诗人与梵才大师相伴于翻译馆清流之地的场景;第二句“吟苦霜添两颔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吟诵而白发丛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梵才大师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梵才大师:佛教僧人,以文词著称。天台:山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 2. 霞城:指天台山。 3. 江波:指长江。积潦:指雨水积聚。 4. 风信:风向。归航:回程的船。 5. 新蒲:新长出的草茎。稳:稳固。 6. 斋盂(jiao wu):和尚用的餐具。稻香:稻田里的香气。 7. 遥知掩扉处:从远方可以知道寺庙关闭了门。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的作品
【注释】 故山:故园。萝蔓,藤蔓。云扉:指云门寺的门。几夕:几天晚上。扁舟:小船。莲社,以佛教“华严经”中的“华藏世界”为理想境界的佛门组织,即莲社。招贤:招揽有才能的人。芝岩,指天台山。编句:指编撰佛经。金刀,指刀笔。雪,指白雪。香裓,指衣服上绣着兰花的衣襟。后夜:第二天晚上。吴门:古吴郡,今苏州市。霜月:指初冬的月亮。琴徽:指琴上的弦线。徽音,泛指音乐。 【赏析】 本诗是送别友人之作
这首诗的原文是: 结庐深山顶,遂怀安隐心。 何事当路宿,高僧独往寻? 山花落何处,水鸟戏晴林。 青霞白云致,茂树修竹阴。 翛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寻。 注释 - 结庐: 搭建房屋,此处指隐居。 - 深山: 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 - 遂: 于是、就。 - 安隐: 指隐居的生活。 - 何事: 为什么(用来反诘),表示原因。 - 当路宿: 在道路旁边过夜。 - 高僧:
注释: 建塔以保存佛意,高台表露大因缘。 内藏般若经文,外护赤城观神。 花雨长洒在白天,松风自扫尘世烦忧。 愧心如范宁之人,莲社之约难以再续。 赏析: 此诗为送别梵才大师归天台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大师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友情和佛道的深深感慨。 第一句“建刹存真意,崇台表大因。”表达了作者建塔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佛意,彰显佛法的伟大。这里“崇台”指的是佛教中的高楼,象征着佛法的高深莫测。
诗句释义: 1. 汉苑辞千柰:在汉朝的皇家园林(汉苑)中,我告别了许多珍贵的花朵。 - 汉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 - 辞千柰:告别了无数的花朵。 2. 仙丘访五芝:我在仙境般的山丘上寻找传说中的灵芝。 - 仙丘:象征神秘的山丘。 - 五芝:传说中的五种珍贵药材。 3. 汲瓶春溜满:用瓶子汲水,发现瓶中的流水已经装满。 - 汲瓶:用瓶子汲取泉水。 - 春溜满:春天的水流满了瓶子。 4.
注释: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送别梵才大师回到天台。梵才,即慧可。 城阙厌纷华:京城的繁华喧嚣令人厌倦。城阙,指京城。 山泉乐清适:山间清流让人感到舒适愉快。山泉,指山里清澈的溪水。 瞥然浮杯归:忽然放下酒杯离去。瞥然,形容突然的样子。浮杯,指饮酒。 远思浩无极:思绪深远无穷无尽。 珍篇蔼昼评:珍贵的篇章被阳光照亮,显得更加珍贵。蔼,通“蔼”,光明照耀。 净义留泰译:清净的意义被翻译出来。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