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园何物愠无端,疥手偷将玉雪团。
不道主林神忌讳,鸟乌声乐并催残。
即事十首
介绍
。
《即事十首》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共10首。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词人、文学家,少时曾参加抗金义军。
其诗风雄浑奔放,感情深沉淳厚;善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语言精练通俗。
作品简介
艺术特色
陆游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他以现实主义精神写出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并对南宋统治者提出批评。
其诗风雄浑奔放,感情深沉淳厚;善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语言精练通俗。
作品鉴赏
陆游的诗歌创作涉及
相关推荐
【注释】 窥园:即游园。何物:指园中之花。“愠”同“怨”,恨,恼怒;“无端”是说没有道理,无缘无故的怨恨。玉雪团:喻花团锦簇之状。“疥手”形容自己手指头有病。“偷将”指偷偷地拿走。“神忌讳”:神祇对某些事情忌避。主林:山林。“乌鸟声乐并催残”:乌鸣之声与鸟叫的声音都催促着春天的结束。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诗。诗人从春天的美景出发,以春鸟为题,借鸟语来写人意,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野塘尺水亦生烟,译文表达的是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宁有馀波可及田,意指池水虽美,但不应泛滥到田间地头。 诗中提到的水烟,是水面薄雾与远处山色交织成的朦胧美景,让人联想到古人所赞颂的“烟雨江南”。这种景色在现代虽然不再常见,但在诗人心中,它代表了和谐的自然与平静的生活。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珍惜之情
【注释】 畦丁:指种菜的人。亸懒:懒洋洋,形容懈怠的样子。欺:欺骗。趁我:趁着我。山行:在山林间行走。始一犁:才耕了一次田。只有:只是、仅。山花、山鸟:这里泛指山林中的花草和飞禽之类。笑:嬉笑。元:原本。自:从。不曾知:不知道。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种菜的农人(畦丁)在山林间劳动的情形。首句“畦丁亸懒欲谁欺”,写他慵懒的样子,好似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会有人能欺骗得了他。次句“趁我山行始一犁”
【注释】 藤蔓:形容篱笆上的藤萝枝叶。穿:通过。篱碍:妨碍,阻碍。草扉:草编的篱门。扶起绕松围:用双手扶持着绕松树而走。髯龙:传说中能吐云吐雨的神龙。鳞甲:指龙身上的鳞片。动云雨:引起云雨。空山:深山。莫遣飞:不让神龙飞回天上。 【赏析】 《即事十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咏物为主,托物寓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认识。全诗写景生动,富有情趣。第一首写藤蔓攀附篱笆,挡住了草门
【注释】 即事:眼前的事物。龙骨翻翻水倒流,藕花借与稻花秋。 即事:眼前所见之事。鱼兼熊掌不可得,宁负风光救口休。 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译文】 莲藕的节间有如龟甲一样坚硬的骨骼,它却在水中漂浮自如,任凭流水冲刷而不被损伤,这种神奇现象是自然界的奇迹啊! 荷花盛开的时候,荷叶下露出的粉红色莲藕,如同少女的面颊。 鱼儿和熊掌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珍品,然而它们不可兼得,因此只能舍弃其中的一个
【注释】即事:触景生情,吟咏眼前的事物。秋风:秋天的风。削瓜:切瓜。子:瓜子。亦自成花:自己也能开花。生生造化:指自然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无终极:无止境。根芽:指植物的幼芽和嫩枝。涯:界限、限度。 【赏析】《秋日杂兴》共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诗人以“秋风”为题,抒发了对秋风的热爱之情。开头二句写秋风之劲:它像刀锋一样,将西瓜从地上削了起来;它又像无情的屠夫,将瓜果上的种子一颗颗地都割下来。这两句中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和十年(815年)秋,游嵩山时所写。当时唐宪宗刚刚去世,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形势十分严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忧虑与愤懑。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一句:“岩暝林霏日夕佳,百年宁复此秋崖。” - 岩暝:指岩石昏暗,傍晚时分。 - 林霏:指树林中的雾气。 - 日夕:指傍晚时分。 - 佳:美好。这里指的是景色宜人。 - 百年:指人的一生。 - 宁复:岂能再得。
【注释】 即事十首:指作者在杭州任通判时所写之诗。 赤日黄埃槁欲焚: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连黄土地都快要燃烧起来了。 赛神迎佛正纷纷:人们到处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 天公老手何关汝:老天的手法与你们无关。 一雨晴无一点云:一场雨之后,天空湛蓝,一丝云彩也没有。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杭州夏日的景致和天气状况。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至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规律的观察。
注释:只要摇动牙齿的地方都能摇动牙齿,何必用鸣声绕绕地响着呢。我本来就要睡觉了,却因为西风吹得树叶打在窗纱上,所以睡不着。 赏析:此诗为即兴之作,诗人以“得摇牙处尽摇牙”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对官场名利的厌倦。他感叹自己的仕途之路就像树叶一样,虽然已经摇摇晃晃,但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那些想要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如愿。诗人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有才能
【注释】 即事十首:唐代诗人贾岛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为其中之一。 萧萧:稀疏的样子。 秋风椎髻立庭除(fú):风中摇曳的发髻,好像在庭院中矗立。 日明照见崚嶒(léngcēn)影:阳光下,那凹凸不平的山峰的影子映照在庭院里。 自是山僧不是予:自己肯定是山中的僧人,而不是我。 赏析: 每句诗都是一幅画面。第一句“残鬓萧萧不满梳”,写自己头发已经斑白,但是懒得去梳理。第二句“秋风椎髻立庭除”
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 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 注释:在万家市中,香火缭绕;二月份的烟花盛开。 居住在这里的人,空出了街道来参加海神的庙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的海神庙会场景。首句写庙会时香火缭绕,第二句描绘了烟花盛开的景象。最后两句描写了人们为了参加庙会而空出街道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对海神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现了海神庙会的热闹景象
【解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诗人在广陵(今江苏扬州)游览时,看到当地百姓的节日风俗,不禁感叹:不知今日之盛况,是否胜过古时的扬州?这是一首纪游诗,是即事之作。 “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意思是东边的庙里有个小孩子在表演队形,南风正吹,商人乘着大舟。这两句描写的是广陵市井的繁华景象。“东庙”指广陵城东面的神庙,为百姓集会之所,这里用“小儿队”形象地写出了市井热闹的场面
注释:俗情重在蒲饮,故事按舟师。不要依仗无山越族,要安心做水上嬉戏。 赏析: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即事十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俗情重蒲饮,故事按舟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世俗的情调在于饮酒,而传统的故事则与船夫有关。这里的“俗情”指的是世俗的情感,而“蒲饮”则是一种古代的饮酒方式,用蒲草制成酒杯,因此被称为蒲饮
注释:占据着百花的清香,摘下来就是三伏天的清凉。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就像来自素馨国的荀令君,但荀令君还没有闻到这种香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夏日即景之作。“占断百花白,摘来三伏凉”两句,描绘出一幅盛夏时节,百花盛开,人们纷纷采摘的景象。其中,“占断百花白”指的是百花争艳,洁白的花朵仿佛在争夺阳光;“摘来三伏凉”则是指人们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能够享受到采摘花朵带来的凉爽。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
即事十首 瓜果跽拳祝,㬋罗扑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注释:瓜果被摆放得恭敬地跪着,人们争相购买;商贩们高声吆喝着叫卖声。广东人在晚上特别看重手艺人的巧夺天工,直到天亮都不肯离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广东夜市的繁忙景象和人们的热情购物行为。第一句“瓜果跽拳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将瓜果摆成敬拜的姿势,祈求瓜果的丰收和美味。第二句“㬋罗扑卖声”则描述了商贩们高声叫卖的情景。第三句“粤人重巧夕
【注释】: 名荔:荔枝。 绝甘冷:极甜、极凉,形容荔枝味道极好。 与莆争长雄:比喻闽中荔枝和四川荔枝在品种上不相上下。 不逢蔡公谱:没有遇到蔡襄的《荔枝谱》。 蔡公:北宋书法家蔡襄。 蔡公谱:《荔枝谱》,是蔡襄所著,记载了荔枝的种植方法。 埋没瘴烟中:被瘴雾所笼罩,无法生长。 瘴烟:南方湿热地区特有的一种云雾。 赏析:这首诗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荔枝的喜爱之情。诗中以荔枝为喻
吾生分裂后,不到旧京游。 空作樊楼梦,安知在越楼。 注释:我的生活被分割成两部分,没有去过旧时的京城游览。 曾经梦想着在樊楼中尽情享受美食,如今却只能想象在越楼上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首句“吾生分裂后,不到旧京游”描绘了作者生活的不完整和遗憾;颔联“空作樊楼梦,安知在越楼”则通过对比樊楼和越楼的繁华景象来反衬自己生活的空虚。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注释: 即事十首: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十首,其中第一首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突薪:指用木条做的薪架。 绠缶:指汲水的木桶和铁箍。 累甓:指垒土砌墙。 前人智未工:指古人垒砖砌墙时所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如现代的先进。 赏析:《即事十首(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一首。这首诗写农事活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注释: 复关无雅操,涉洧有遗音。 未可绳三尺,槟榔当委禽。 “复关”句:复关,即复关之门,泛指家门。雅操,高雅的举止和操守。“涉洧”句:涉洧,指在水边嬉戏。遗音,指遗留下的歌声。 未可绳三尺,槟榔当委禽。 未可绳三尺,意思是说不能像对待罪犯那样去绳之以法。三尺,古代刑法中规定的最轻的刑罚,即徒刑三年。槟榔,一种热带果树,其果肉有苦味。当委禽,意为应该委派或委用某人。 赏析:
注释:经常梳洗头发,睡眠时间很长,喝一点水就饱了,谁还说这地方有瘴气呢?只要常备一些药物,就可以避免疾病。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岭南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岭南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当地气候和环境的适应和适应。诗人通过对岭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述,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岭南人民的友好和尊重
玉钗敲竹立旁皇,孤负楼心几夜凉。 出院会防中妇觉,作羹须倩小姑尝。 先归免尽三分酒,再晤迟来一寸香。 最是北堂无意绪,匆匆时节话偏长。 【注释】: 即事:写眼前所见之事或所思之情。 玉钗:妇女发饰。 敲竹:敲击竹子。 旁皇:惊慌失措的样子。 中妇觉:中庭女子起床。 作羹:煮汤。 倩:请。 三分酒:指饮酒的量。 一寸香:指燃香的量。 北堂:旧时妻妾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闺情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夜晚与心爱的男子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温馨、愉悦的气氛。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佳期卜夜昼关心,拢髻斜阳换翠簪。 佳期:指美好的时光或约定的时间。卜夜昼:选择在夜晚相见。关心:表示对对方的思念和牵挂。拢髻:整理头发,使发型整齐美观。斜阳: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傍晚时分。换翠簪:用翠绿色的簪子装饰自己的发鬓,以显得更加美丽。 姊意未容先罢绣,郎前何惜乍调琴。 姊意:指姐姐的意愿或心意
即事十首 柔乡拚取葬愁身,并叠心情付所亲。 嗜酒尚疑非韵事,能诗终碍作闲人。 良期易误经营久,密绪难谐忖料频。 底是半生消受处,一回歌剧一悲辛。 注释: 1. 柔乡:指软绵绵的地方。这里比喻舒适的环境或地方。 2. 拚取:执意,坚决。葬愁身:埋葬忧愁自己承担。 3. 所亲:亲近的人,这里指亲友。 4. 嗜酒:喜欢饮酒。疑:怀疑,疑惑。 5. 能诗:擅长诗歌。终碍:始终阻碍,束缚。作闲人
即事十首 轻裙綷繂近虚廊,未接音词早接香。 暗认已知卿是姊,笑云姑让妹为郎。 悲欢暇订归先后,新旧难分话短长。 不用怕羞吹烛灭,月华如雪满匡床。 注释: 1.轻裙綷繂:轻盈飘逸的裙子。 2.繂: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这里指裙子上系着的丝带。 3.虚廊:空旷的走廊。 4.音词:指声音。 5.暗认:暗中识别。知:了解,认识。 6.姊:姐姐。 7.姑让:姑且让给她。 8.姑让妹为郎:姑且让给妹妹做丈夫
诗句一:腰支日丽笑丽华,细骨宜酬百琲珠。 译文一:腰间的香囊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光芒,珍珠般的香气应该用来酬谢那些赠送礼物的朋友。 诗句二:风度枕函闻暗麝,月穿衫褛见凝酥。 译文二:淡淡的麝香从枕中散发出来,月光穿透衣衫露出肌肤的柔软。 诗句三:含毫爱学簪花格,展画惭看出浴图。 译文三:喜欢学习书写花卉图案的书法,惭愧地看着一幅刚洗过澡的画像。 诗句四:更厌人问当面语,凤凰何日却将雏。
历遍情场滟滪滩,近来心性耐波澜。 引将妒女镇訾裂,博得欢娘笑齿寒。 【注释】滟滪滩:即滟滪滩,在今四川奉节县瞿塘峡口,江水湍急,浪花激溅,故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经历情感的波折和磨难”。耐波澜:指经得起各种考验,不轻易动摇。镇:镇守,压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压制住嫉妒之心。从诗的意境上理解,是说诗人经历了种种感情的磨练,变得不再那么容易被感情所动摇,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注释】 絮语:絮叨,唠叨。难终夜:难以终了。徂:逝去。素馨花:茉莉的一种花,亦称香白芷,有淡雅香气。纱厨:窗纱。帏中玉:帐中美人。昭仪:皇后。枕畔珠:枕边明珠。暝色:天色昏暗。秋凉:秋天的凉爽天气。薄幸:轻薄的人或行为。贪看:贪恋着去看。 【译文】 絮叨的言语难以说完,夜色渐深,茉莉花香透过窗纱。 人如甘后帐中玉,月作昭仪枕畔珠。 黄昏时候天色未分云雨貌,秋天凉爽先到雪肌肤。 清晨睡意浓厚美
婺姊无端住隔河,近来青鸟半传讹。 狂词撰出风闻远,艳质行来耳目多。 聊以阔疏知郑重,悔因详慎得蹉跎。 秋清更忆人如画,可奈愁黏病缚何。 注释: 1. "婺姊":这里指的是婺州的姐姐。婺州,即现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 2. "无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3. "住隔河":住在对岸,指两地相隔很远。 4. "近来青鸟":近来的消息或信息通过青鸟传递。青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注释】 即事十首:指杜甫《江陵》诗中的十首。 下春泥:春天的泥土,比喻春天的景象。 月下霜:月亮下面下的霜,形容秋夜的寒冷。 萧郎:冷落的男子。 犯雪邀宜主:指白居易在洛阳时,曾与友人一同到白马寺求得一白牡丹,因名“白牡丹”,并作《赏牡丹》诗;又因白居易有“花中君子”之称,因而又有“宜男花”之誉。 藏花遇妥娘:指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注释】 即事:即景生情,触景生情。 崖蜜含桃易得尝: 意思是说春天到来时,桃花已经开放了,而崖蜜还未成熟; 玉人: 指美女; 性格:性情; 费猜量: 要猜测、猜想她的心思,很不容易; 初逢:第一次遇到; 薄怒: 微怒,稍微有点生气的样子; 偏娇倩: 显得娇柔可爱; 暂露微颦已讳藏: 暂时露出微微的愁容,又马上掩饰起来; 飞燕: 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赵飞燕; 风情: 指女子的姿色和风度; 疑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