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姊无端住隔河,近来青鸟半传讹。
狂词撰出风闻远,艳质行来耳目多。
聊以阔疏知郑重,悔因详慎得蹉跎。
秋清更忆人如画,可奈愁黏病缚何。

婺姊无端住隔河,近来青鸟半传讹。

狂词撰出风闻远,艳质行来耳目多。

聊以阔疏知郑重,悔因详慎得蹉跎。

秋清更忆人如画,可奈愁黏病缚何。

注释:

  1. “婺姊”:这里指的是婺州的姐姐。婺州,即现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
  2. “无端”:没有原因,无缘无故。
  3. “住隔河”:住在对岸,指两地相隔很远。
  4. “近来青鸟”:近来的消息或信息通过青鸟传递。青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被视为传递消息的工具。
  5. “半传讹”:一半是正确的一半是错误的。
  6. “狂词”:指随意创作的诗歌。
  7. “撰出”:编写出来。
  8. “风闻”:传闻。
  9. “艳质”:美丽的容貌。
  10. “行来”:来到这里。
  11. “阔疏”:疏远。
  12. “郑重”:严肃认真地。
  13. “蹉跎”:浪费时间,耽误了时间。
  14. “秋清”:秋天的景色清冷。
  15. “人如画”:像一幅画中的人物一样。
  16. “可奈”:无奈,无可奈何。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即事诗作。全诗共十句,每句都围绕着“事”和“情”展开,通过对婺州姐姐居住、往来、交往等生活细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婺姊无端住隔河”,描述了婺州姐姐居住在对岸的情况,暗示两人之间的距离之远。第二句“近来青鸟半传讹”,则是说最近的信息是通过青鸟传递,但并非全部正确。第三句“狂词撰出风闻远”,表明诗人随意创作的诗歌传播得较远。第四句“艳质行来耳目多”,则是指美丽女子的到来使得周围的人眼花缭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婺州姐姐与自己的互动,以及自己对她的思念之情。第五句“聊以阔疏知郑重”,表示因为距离的原因,诗人只能远远地知道她的严肃认真。第六句“悔因详慎得蹉跎”,则表明由于过于谨慎,错过了与她相见的机会而感到后悔。第七句“秋清更忆人如画”,在秋日的清冷中更加怀念她如同画中的女子。最后两句“可奈愁黏病缚何”表达了诗人无法摆脱对她的思念之苦,如同被忧愁和疾病束缚一般。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婺州姐姐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物的情感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