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
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
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南楼
介绍
。
《南楼》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人不归,南楼依旧月明时。
风前独倚阑干立,愁杀行人万里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南楼上眺望远方的孤独景象。诗歌开头以“山高水长”开始,暗示了空间辽阔和时间漫长的感觉,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画面奠定了背景氛围。“人不归”,意味着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或内心的宁静。
接着,“南楼依旧月明时”,这一句巧妙地将时间和地点结合在一起。通过“月明时”这个细节,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永恒的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仿佛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月亮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照耀着同一个地方。
最后两句“风前独倚阑干立,愁杀行人万里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风前”
相关推荐
南楼 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 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 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注释:江汉向西流到这里汇合,早晨从上游来的江水在这里汇合,不需要分流。银涛远远连接着岷山的雪,烟雾笼罩的沙洲与高耸的巫峡相连。悲叹的是那个狂傲的处士,曾经是英勇善战的将军。登高远望希望就像今天一样宁静,尘世中没有烦扰和纷乱。 赏析
注释: 武昌:古郡名,今属湖北省。 形势:地势、地理形势。 凤凰边:凤凰山的边上。 万里:形容距离非常遥远。 落槛前:落在楼前的门槛上。 元规:三国时蜀汉政治家、文学家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称“卧龙先生”,故后世以“卧龙”为诸葛亮的代称。 笑杀:讥笑。 此句意为:笑死那些乱天下的人。 南楼:即南楼诗,指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所写《出师表》中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 何藉
南楼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译文: 在百尺高楼上俯瞰着河流,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变幻莫测的画卷,风吹过时带来阵阵风烟,让人目不暇给。渔民趁着风头好,开始唱歌,歌声吸引了周围的人们聚集起来听,仿佛变成了一个集市一般热闹。随着天气转暗,乌云密布,山上的云雾似乎戴上了帽子
注释: 南楼:位于城楼之南的楼阁。 江光:指江水,此处泛指周围的环境。 马鞍岭:山名,位于城南。 浑如锦:形容景色绚丽多彩,宛如锦绣一般。 伞盖:伞状的植物,这里借指山上的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方山水美景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楼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首句“三面江光抱城郭”,描绘了南楼三面被江水环绕的壮丽景象。江水如同母亲的怀抱,将南楼紧紧地包裹在其中
注释: 谁跨崇塘更起楼,卷帘平视四山头。 是谁跨越崇塘建造了高楼,推开窗卷起窗帘可以平视四周的群山。 田间草暖牛呼犊,叶底巢成鹊避鸠。 田野里草儿暖和,牛儿叫唤着小犊;树上鸟儿筑巢,避开了老鹊的骚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田园景色。首句写诗人站在楼上俯瞰四周的景色,第二句通过“卷帘”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喜爱与欣赏之情。第三、四句则是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楼即景抒怀之作。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为线索,描绘了武昌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句“十年不把武昌酒”中的“武昌酒”指的是一种当地的特产酒,诗人在这里用“不把”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品尝过这种酒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日阑边感慨深”,诗人在登临南楼时,看到周围的山川景色,心中感慨万千。这里的“阑边”指的是栏杆旁,诗人站在栏杆边上,眺望远方的美景,内心充满了感慨。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城池的诗,诗人通过对南楼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注释】: 三里之城渺大荒:指这座城池距离京城三里路之外,显得非常荒凉。 两江横截壮金汤:指长江和运河像两条巨龙一样横贯在城墙之上,使得城池固若金汤。 唐家设险基犹在:指唐朝时设立的边防重镇依然存在。 圣代增陴虑更长:指现在圣明的朝代增加了城墙的厚度,但是人们的忧虑却更加深长。 赏析:
南楼 雁过危栏字字愁,谁将官柳系行舟。 不知东去大江水,流出西川第几州。 汉上仅遗孤垒在,斗边忽见数星浮。 夜深莫问当年事,不是祢衡鹦鹉洲。 诗句注释 1. 雁过危栏字字愁: - “雁”:这里指候鸟群飞过南楼的窗户。 -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暗示诗人站在高处眺望。 - “字字愁”:形容诗人因看到迁徙的大雁而感到深深的忧愁。 2. 谁将官柳系行舟: - “官柳”:通常指的是官府种的柳树。
注释: 南楼:指位于城南的高楼。高高的月:即“高高的明月”,意谓月光清圆而皎洁,与诗人心情相契合。 赏析: 《南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月夜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诗中以“南楼”为题,描绘了月夜下的高楼,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和动态美
南楼 兀坐南楼夜,栏干俯列星。 村遥喧瓦鼓,塔近震金铃。 湿草埋昏瘴,飞虫接小萤。 物生皆有理,吾亦委颓龄。 注释: 1. 兀坐南楼夜,栏干俯列星:我独自坐在南楼里,栏杆下可以看到满天繁星。 2. 村遥喧瓦鼓,塔近震金铃:远处村庄传来喧闹的瓦鼓声,靠近寺庙的地方传来阵阵钟铃声。 3. 湿草埋昏瘴,飞虫接小萤:潮湿的草地覆盖着昏黄的瘴气,飞舞的小萤火虫与小虫虫相遇。 4. 物生皆有理,吾亦委颓龄
【注释】 南楼:即“西楼”,在长安,因位于城南而得名。翠微:青翠的山峰。向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一隙透斜晖:指楼中透过窗户看见夕阳的光线。寒蝉:冷秋时的知了。底事:为什么。声凄切:声音凄厉。打阵归:成群飞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秋天傍晚的景象,表现诗人对时序更迭的感受和内心的悲凉之情。 首句“向晚西风入翠微”,是说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西风吹进了翠绿的山峰之中
【注释】 南楼:即登楼。 秋思动乡关,登高而作。展尽晴波落照间:指登高远望,看江上波浪和落日余晖。 叹老自非缘白发,爱闲元不为青山: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并不是因为头发白了,而是喜欢闲适的生活,而不是为了青山绿水(隐居)。 几经分合世良苦,不管兴亡天自闲:经历了多次世事的变迁与合并,人间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不管国家兴衰存亡,天地自然自在无为。 初拟凭阑浩歌发,壮怀空与白鸥还:最初设想登上高楼
【注释】 南楼:指在长安城西南的高楼。十二楼:唐代长安城中有十二座楼,每座楼高数十丈,形如楼阁,因称。玉京:古代传说中的天帝住地,这里借指南方的“仙山”,即今江西鹰潭市贵溪县一带的上清宫。落层城:从天上降落在地面。檐前三珠树:三株珠树,在南楼上空。三珠树,又名星槎,相传为西海神所献的三颗明珠。珠树在南楼上空,故云。半夜鹤飞枝上鸣:半夜时分,一只鹤飞到树梢上叫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南楼 清吟独凭山楼晚,黄落空悲海国秋。 遁世野情从弃置,安巢归翼自嘤呦。 勋名梦断图烟阁,病力时看理钓舟。 岁晏阴晴苦难料,竹椽桑土漫绸缪。 注释与赏析: 1. 南楼 清吟独凭山楼晚,黄落空悲海国秋。 - “清吟独凭”:诗人独自在南楼吟诗。 - “黄落”:指秋天的树叶变黄。 - “空悲”:感到悲哀。 - “海国”:大海之国,可能是指远方的国家。 2. 遁世野情从弃置,安巢归翼自嘤呦。 -
南楼 幽兴属遐眺,凭高散馀醺。 徘徊出海日,解后还山云。 度鸟江天永,断峰吴越分。 超然俯清旷,何处有尘氛。 注释: 南楼:指作者居住的楼阁,在南方。 幽兴:深远的兴致。 遐眺:远望眺望。 余醺:酒后的微醺。 徘徊:来回走动的样子,此处比喻遥望。 海日:大海中的太阳。 解后:解开云雾之后。 还山云:归隐山林。 度鸟:过鸟宿。 江天:江水天空。 断峰:断开的山峰。 吴越:泛指江浙一带地区。 清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答。 “南楼”:点明地点和时间,即在南楼上眺望。“狂搔白发倚南楼,落日边声入暮愁。”诗人登上高楼,面对夕阳西下,听到边疆的鼓角之声,不禁感叹岁月流逝。“落日边声入暮愁”是全诗的关键句,写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对国事的关心。“万里长风谁破浪”,“万里”
南楼 南楼日上晓光澄,北郭烟消万井明。 膏雨一番苏弱柳,春风几处啭新莺。 秪应旧病随寒尽,无复闲愁共草生。 起绕江梅觅新句,惜花自是老年情。 【注释】: 1、南楼(在今江苏南京市) 2、晓光:早晨的阳光。 3、北郭:指金陵城的北门,即玄武湖西北角。4、万井:形容居民区密集。 5、膏雨:春雨。6、苏:使……苏醒。7、弱柳:嫩柳。8、几处:几个地方,多处。9、只应:只能这样,只能如此。10、寒尽
南楼 南楼暇日坐峥嵘,白发从他望里生。 海近云霞常绕户,山回风雨动连城。 彩毫一散中原色,浊酒偏含我辈情。 千载阳春须此调,少年休说是虚名。 注释: 1. 南楼暇日坐峥嵘:在闲暇时坐在南楼欣赏壮丽的风景。 2. 白发从他望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发也自然出现,无需刻意修饰。 3. 海近云霞常绕户:大海和云霞经常围绕着房屋。 4. 山回风雨动连城:山峦的回旋使得风吹雨打也带动了整个城市。 5.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南楼观景时的感受和心境。 南楼:位于南方的高楼,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点。 南楼雨初歇:南楼刚刚经历了一场雨,雨声已经停止。 风溜响潺潺: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如同潺潺的水声。 一水到门静:门前的水流已经平静下来。 两山终日闲:远处的两座山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动静。 云连村树暝:云彩连接着村庄的树木,天色渐暗。 鸟带夕阳还:鸟儿带着夕阳回到了自己的巢中。 顿觉烦襟涤
【解析】 题干是“分析诗歌内容,然后回答下列小题”。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南楼”二句:写南楼上的景色。庾公即晋庾亮,他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为避祸而隐居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南楼,与友人聚会吟咏。这里用“兴不浅”形容庾亮的诗情酒兴十分高涨,“宾从满高城”形容宴会盛况空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庾亮兴致很高,宾客如云。 “何意南楼上,依然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