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
银涛遥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
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楼》是清代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人不归,南楼依旧月明时。

风前独倚阑干立,愁杀行人万里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南楼上眺望远方的孤独景象。诗歌开头以“山高水长”开始,暗示了空间辽阔和时间漫长的感觉,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画面奠定了背景氛围。“人不归”,意味着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或内心的宁静。

接着,“南楼依旧月明时”,这一句巧妙地将时间和地点结合在一起。通过“月明时”这个细节,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永恒的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仿佛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月亮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照耀着同一个地方。

最后两句“风前独倚阑干立,愁杀行人万里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风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