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无双望久倾,高文犹带玉堂清。
子云识字终投阁,侯喜能诗新有声。
偶会风云苏大旱,戏将笔札庆垂成。
年丰但使无公事,勿虑潢池贼未平。
再和前韵
介绍
。
《再和前韵》是明代徐渭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作者以“前韵”为题进行重作,其内容与风格都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全诗共六章,每章四句,共计二十四句。诗歌中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既有人生哲理的探讨,也有关于艺术创作的观点。
徐渭(1521年3月15日—1594年),字文长,号青藤、天池山人等,汉族,明朝浙江绍兴府诸暨县南塘乡河堰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一生中以诗文书画闻名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徐渭的诗歌作品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浓郁的情感氛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常常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生活的超然境界。在艺术手法
相关推荐
这首诗由四个部分构成,每一句都描绘了一个不同的场景。以下是诗句的释义及赏析: 1. 江夏无双望久倾,高文犹带玉堂清。 - 注释:“江夏无双”可能指的是某人在江夏(今武汉市)有极高的声望或地位,“无双”即无二,表示独一无二。“望久倾”意味着期待已久,希望长久地仰望。“高文”指高深的文章或才能。“犹带玉堂清”中的“玉堂”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高贵和清高的品格。 - 译文:江夏之地
再和前韵 阴阳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远祗同千里月,天高谁放一轮秋。 飞萤眇眇何时见,惊鹊纷纷特地愁。 陋屋穷檐无不照,清光岂独射高楼。 注释: 阴阳升降定沉浮:指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体现了自然界阴阳变化的法则。 九候之前大火流:指的是在古代历法中,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按照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划分为九个阶段,其中“大火”是夏季的一个节气。 人远祗同千里月:意指即使人们相隔遥远
首先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淅淅乾坤灏气盈,多情明月共秋清。 - 淅淅:形容风的声音细密而连续。 - 乾坤:天地宇宙,此处泛指整个世界或空间。 - 灏气:宏伟的气魄。 - 盈:充满。 - 多情:富有情感。 - 明月:月亮。 - 共秋清:与秋天的清新相融合。 2. 且将照席银缸背,自有窥檐宝鉴明。 - 且将:暂且,暂时。 - 照席:照射在坐席上的月光。 - 银:形容月光的明亮如银。
这首诗是杜甫的《客至》。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冬天的夜晚,客人来访的情景。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 冬夜漫长难熬,白天短暂又易逝。 2. 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 如何能得到窗外的光,不用等待东方发白。 3. 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 恍恍惚惚如同游仙般的城市,琼台高耸直入云霄。 4. 英华发林薮,馀彩散阡陌。 美丽的花朵盛开在森林之中,余晖洒满田间小径。 5.
【注释】 天上:指天宫。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殿阁:宫殿。孤城,指荒凉的城池。纵望:远眺。悠哉:悠闲自得的样子。江湖:泛指江河湖泊。凫(fú)鹤:指水鸟。多如雪:形容数量很多,像雪花一样密集。总拟:一直打算,总是想。杖锡:拄着拐杖。“锡”是古代僧人所用的拐杖。来:到。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首句以“天上”二字领起,点出诗人所处的位置和心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仕途坎坷、功名不就的感慨
在南宋时期,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其词作风格独特,既有豪情壮志的豪放,也不乏细腻柔情的一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世间复见大威雄: - 词语释义:世间再次显现出伟大的威严与雄壮。 - 情感表达:"威雄"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复见"则表示这种力量和威严再次出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事件或情境,使得人们再次感受到这种力量和威严。 2. 把定乾坤一瞬中: - 词语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进行翻译,并在最后附上自己的赏析,注意字数限制。 “生涯泛泛寄浮鸥”意思是:人生漂泊不定,就像漂浮的野鸟一样。泛泛:浮游的样子。 “老矣华簪笑未投”意思是:年老的我,头发白了
【解析】 “再和前韵”四句:斗杓即北斗勺,这里用指时令。“护日祥云一段红”意谓太阳光从云缝里露出来,天空一片红霞,象征国家昌盛。“圣主庆成神玺重”句,意思是皇帝的圣号和神玺更加庄严了。“老亲喜动寿杯融”句中,寿杯融是寿星高照,比喻老人长寿。“尘沙自染双蓬鬓”,意为尘土自会染白双鬓之发,这里指年岁增长。“岁月难磨两碧瞳”,意思是岁月不磨灭人的双眼。“斗印垂腰吾分耳”,意为斗柄下垂到腰际
注释: 再和前韵:再次和前面的诗句押韵。 郢客清歌若贯珠:郢客的歌声清脆如同串好的珠子。 回风妙舞巧难图:回旋的风吹动,美妙地舞蹈着,难以用画笔描绘。 漫空片片匀如剪:漫天飞舞的云彩,就像剪刀裁剪过一样均匀。 投隙纷纷密似糊:落在缝隙中,像稠密的布匹一样。 溪月一钩窥玉镜:溪边的月亮,宛如弯钩,照亮了清澈的水面,映照出明亮的镜子。 江梅千树插冰壶:江边的梅花,盛开在冰壶上,犹如插满了梅花的冰壶。
【注释】 关山:即边塞。 为客:指做客他乡。 江淮:指今河南东部和江苏、安徽二省北部地区,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长草芜:指田野荒凉,无人耕种。 谩愁:徒自烦恼。 独醒宁怕梦魂孤: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清醒,但梦中的鬼魂却常常感到孤独。 蒲觞:一种饮酒器,用蒲草编制而成,形似酒杯。 道途:道路。 【赏析】 “天下关山入战图”,这是诗人在登高远望之时所想到的。关山是边塞的标志,而战图则是战争的写照
诗句释义 1 再和前韵 - 表示作者再次创作并使用之前诗韵的诗歌。 2. 今年端午去年同 - 指的是今年端午节与去年相同,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3. 老去闲身转不容 -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不再允许像年轻时那样自由行动,这里表达了对年老体衰的无奈感。 4. 几欲入山穿薜荔 - 作者渴望进入山林之中,穿行于薜荔(一种常绿植物)之间,象征着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5. 常思浮海采芙蓉 -
【解析】 本诗首联写诗人在炎炎的暑热中,雨后仍感到凉意;颔联写在灯下阅读古籍,手边展开的纸张犹如铺在榻上的一床席子,书页上洒下的墨迹如同千张白绢。颈联写月色惊醒树栖的鸟儿,风将萤火虫吹得飞到了檐前。尾联写诗人欲与友人一同坐在露水沾湿了衣襟的庭院里,不要因礼仪之约束而拘束朋友。 【答案】 译文: 雨水过后,我依然不觉得炎热,今晚你兴致勃勃增添了许多乐趣。 灯光下,我横卧在榻上看书
【注释】: 维摩高阁起层层:指维摩诘的佛寺。维摩诘,古印度人名,曾为居士,后入佛国,为国王讲经说法,以智慧高超著称,故称“维摩”。 双嶂湿云寒阁雨:指维摩诘寺周围的山峰云雾缭绕,山中寺院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幽静。 半岩枯树倒悬藤:指山间岩石上的枯树和藤蔓,它们倒挂在崖壁上,给人一种荒凉、寂寞的感觉。 鹤行松径迎来客:指一只仙鹤在松林小径上行走,引来了客人。 猿坐蒲团伴病僧
《再和前韵》 祈岁筹箘簏,勤民亟囿垣。 意城恒惴惴,心旆戒幡幡。 兰篆真中幻,瓶笙静里喧。 消闲翻旧稿,愧未去陈言。 注释: 1. 祈岁筹箘簏:祈求一年的好收成。祈岁,祈求丰收;筹箘簏,用竹简或布条等制作成的记录工具。 2. 勤民亟囿垣:努力工作以保护人民安全。勤民,努力保护人民;亟囿垣,急切地守护边界。 3. 意城恒惴惴:内心的忧虑常常如城墙般坚固。意城,比喻内心担忧;恒惴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