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岁筹箘簏,勤民亟囿垣。
意城恒惴惴,心旆戒幡幡。
兰篆真中幻,瓶笙静里喧。
消闲翻旧稿,愧未去陈言。

《再和前韵》

祈岁筹箘簏,勤民亟囿垣。

意城恒惴惴,心旆戒幡幡。

兰篆真中幻,瓶笙静里喧。

消闲翻旧稿,愧未去陈言。

注释:

  1. 祈岁筹箘簏:祈求一年的好收成。祈岁,祈求丰收;筹箘簏,用竹简或布条等制作成的记录工具。
  2. 勤民亟囿垣:努力工作以保护人民安全。勤民,努力保护人民;亟囿垣,急切地守护边界。
  3. 意城恒惴惴:内心的忧虑常常如城墙般坚固。意城,比喻内心担忧;恒惴惴,长时间感到不安或担心。
  4. 心旆戒幡幡:心里如同悬挂的旗帜一样不断提醒自己要警惕。心旆,心中的警戒;戒幡幡,不断提醒自己的警戒。
  5. 兰篆真中幻:兰花篆刻中的图案看似真实却又虚幻。兰篆,指用兰花雕刻的印章;真中幻,真实中又有虚幻的感觉。
  6. 瓶笙静里喧:在安静的环境中却听到声音的嘈杂。瓶笙,古代的一种乐器;静里喧,在安静的时候却听到了吵闹的声音。
  7. 消闲翻旧稿:为了消遣而翻阅过去的手稿。消闲,为了娱乐而放松心情;翻旧稿,翻阅过去的手稿。
  8. 愧未去陈言: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言辞陈旧。愧,感到惭愧;未去陈言,没有摒弃陈旧的言辞。
    赏析:
    这首诗以“再和前韵”为标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工作的感悟和思考。首句“祈岁筹箘簏”,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尊重。接着两句“勤民亟囿垣”,则强调了保护人民安全的重要性。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
    中间四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意城恒惴惴”到“心旆戒幡幡”,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这种忧虑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恐惧。然而,在面对困境时,诗人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坚韧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下来的四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喧嚣和矛盾。诗人在寂静的地方却听到了噪音,这种反常的现象引发了他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兰花篆刻中的真实与虚幻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最后一句“消闲翻旧稿”,则表达了诗人为了消遣而翻阅过去手稿的行为。这种行为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同时,诗人也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