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自婆娑,临芳意若何。
那能论李白,乍可学东坡。
入画元因净,宜诗底用多。
倩谁天女散,一室俨维摩。
【注释】婆娑:形容菊花姿态婀娜,多用来形容女子的体态。
论:评论。
元:通“原”,本来。
底:同“地”,指空间位置。
倩谁:请谁来(指人)。
天女散花:唐代佛教传说,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从天上降下五色缤纷、无数花朵,散向四方,以显示吉祥。后来也用来比喻神仙降临或好事临头。
俨:端正,严肃的样子。
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意译为“净行”,是印度古代的菩萨之一,据说他住在拘尸罗城(即现在的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东南的竹林精舍中。
【赏析】这首七绝写菊,前两句赞美菊花冷艳高洁的姿态,后三句赞美其品格,末句赞美其气质。全诗咏菊之高格,赞人之美操,表现了诗人对菊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点出题面,描写了菊花的高洁与傲然。颔联由物及人,指出菊花可以与李白相比,而学东坡则更显得清雅脱俗。颈联赞美菊花入画,宜于作诗文。尾联写诗人希望天女散花,使这间屋子充满了菊花的清香。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