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问芳菲,春半花犹未。蓓蕾枝头怯苦寒,恰似人憔悴。
人莫恨花迟,天自催寒去。雨意才收日气浓,玉靥红如醉。
卜算子 ·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其二》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并非宋琬所作。该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迅速消逝的无奈和离别后的孤寂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 作者简介:
- 黄燮清,字石屏,号秋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 词作原文:
- 辛苦为寻春,争奈春归速。
- 平分月殿香,碎点金盘露。
- 一夜梅花开几树,只疑春色到人家。
- 小院回廊下,满地落花如雪。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创作背景:
- 该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有关。黄燮清在词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词中通过对春天短暂、美丽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时光易改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艺术特色:
- 该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通过对月亮、梅花和露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 评价赏析:
- 《卜算子·其二》作为一首古典诗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它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加深对该词的理解。
- 学习古代诗歌的形式和韵律,掌握其特有的语言魅力。
- 体会诗词中的意境美,领悟其中的哲理和情感。
黄燮清的《卜算子·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