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有青云志,兄今白发翁。
断鸿飞峤北,归鹤自辽东。
鲸海扁舟过,烟岚一笑空。
衰颜虽已老,尚有渥丹红。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
介绍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这是一组七律,共十首,作于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初春,当时苏辙因母亲丧事守制,苏轼在徐州任太守。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弟有青云志,兄今白发翁。——弟弟有着远大的抱负,而哥哥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者了。 2. 断鸿飞峤北,归鹤自辽东。——断鸿飞向北方的山岭,归鹤从辽东的海岸起飞。 3. 鲸海扁舟过,烟岚一笑空。——鲸鱼在广阔的海上游动,烟雾缭绕的景象让人感到空旷。 4. 衰颜虽已老,尚有渥丹红。——虽然面容衰老,但依然拥有如同丹红色一样的热情和活力。 接下来是诗句的注解: 1.
解析: 1. 诗句释义: - “海外归来客,天涯老病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感到孤独和衰老。海外归来的旅人形象与天涯沦落的老病之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2. 译文: - 从海外归来的客人,身处遥远的他乡,身体已显老迈多病。 3. 关键词注释: - 海外归来客 - 描述了诗人离开故乡后,经历了长途跋涉才回到故里的情景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人传吴会破,虏向福山归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战争的传闻或消息。"吴会"可能是指江南地区或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而“破”和“归”则描绘了该地区在战争中的命运。 2. 松梓定安稳,池台今是非 - 这里用“松梓定安稳”和“池台今是非”来象征稳定与动荡,可能暗指自然景物的不变性与人为环境的变迁。 3. 伤心怀故老,流泪落征衣 - 描述了对过去的回忆以及由此产生的悲伤情绪
【注释】: 1. 循梅道:指诗人在江南的归途。 2. 遣人如江南:派遣使者向江南进发,即回乡。 3. 走笔寄诸季:走笔即信手挥墨,走笔是快速书写的意思。 4. 契阔三年久:离别已经三年多了。 5. 惊忧一梦新:惊忧即惊恐忧虑,一梦新指一场新梦。 6. 江乡漂寓客:江边的乡村里漂泊的客人。 7. 海峤得归人:海上的高山上得到了归家的人。 8. 风雨对床夜:风雨之夜和床相对而睡。 9. 诗书开帐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最后点明其表达的效果即可。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写的一首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之一。 “寂默维摩病,谁参不二门”,首句写病中心境。诗人在静坐默想中,忽然想到《维摩诘经》,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维摩诘即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人,后来成为我国禅宗所崇奉的佛教大师。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谁参”二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诗句释义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我派遣使者前往江南地区,通过书信将我的思念和忧虑传达给各位朋友。 虏骑滋南牧,于今大将谁:敌人的军队在南方大肆掳掠,现在谁是我们的大将? 楼船泛溟渤,哀诏问疮痍:我们乘坐的楼船在大海上飘荡,皇帝发布的诏书询问我们的伤痛与困境。 沙漠深銮辂,江湖震鼓鼙:沙漠中的路途遥远而艰险,江湖上传来阵阵战鼓声。 远方惟岭峤,耕凿自熙熙
【诗句】 常笑晋南渡,区区营一隅。 近传胡骑扰,未觉古人迂。 谈笑北支勒,指麾西破苻。 凄凉王谢后,继踵岂真无。 【译文】 常常嘲笑晋朝的人南下避难,只是固守着一个小小的地方。 近来听说胡人骑兵骚扰边境,却没想到古代的圣贤也会如此被动。 谈笑间就平定了北方的叛乱,挥斥方遒指挥西方的军队打败了苻坚。 凄凉的是王谢这样的家族衰落了,但后来的子孙难道就没有真正贤能的吗? 【注释】 1.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每讶杜陵老,赋诗多旅愁。 - 注释:每次想到杜陵老人的年纪已高,他写的诗大多充满了旅途中的忧愁。 - 赏析:这里的“杜陵老”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在中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年华老去的哀思。而“旅愁”则是指旅途中产生的孤独、思乡等情感
【注释】 循梅道中遣人如江南走笔寄诸季十首:循梅道是作者在岭南的官署,即广东循州。江南是作者的家乡,在今江西临川县。季十,即李季卿。 触热冒氛疠:因天气炎热而感到闷热、潮湿,呼吸到污浊的空气。 怀家思弟昆:怀念家乡和家人。 早行青嶂月,夜泊绿林村:早上出行时明月当空照耀,夜晚停靠在绿林村。 且喜江南近,休将塞北论:很高兴能接近家乡,不要拿边塞以北地区作比较。 凭高望吴越,黯黯更销魂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江表难久客,沙阳可暂安。 注释: “江表”指代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句表达的意思是在南方的江表地区生活难以长期停留,但沙阳这个地方却可以暂时安定下来。沙阳可能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他临时前往的地方。 第2句:旧谙鱼稻美,颇得士民欢。 注释: “鱼稻”指的是当地的渔业和水稻种植业。这句话意味着作者对当地的渔业和水稻种植非常熟悉并且十分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