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垣疏舍拂霄霓,官烛台衾夜境凄。
况是颜生无饮分,小斋应免醉如泥。
夜坐二首
介绍
。
《夜坐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写于作者晚年闲居之时。
1. 第一首
题目: 夜坐二首·其一
年代: 宋代
体裁: 绝句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 **“竹”字在古代诗词中常有象征意义,如《诗经》中的“淇则有岸”,后世多用以指代女子的住所或居住地。
2. 第二首
题目: 夜坐二首·其二
年代: 宋代
体裁: 绝句
原文:
深巷敲夜雨,小窗照孤灯。
愁人无酒病,只有月明听。
**
相关推荐
夜坐二首 紫垣疏舍拂霄霓,官烛台衾夜境凄。 况是颜生无饮分,小斋应免醉如泥。 注释: 紫垣:皇宫的围墙。紫垣疏舍拂霄霓:皇宫里的官员们纷纷离开,只剩下宫墙,仿佛飘动在天空中的云霞。 官烛:指宫廷中所用的蜡烛。台衾:指宫廷中的床铺。 夜境凄:夜晚的环境显得凄凉。 颜生:指颜真卿,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无饮分:不喝酒。 小斋:指书房。应免醉如泥:应该避免醉酒到不能自理的地步。 赏析:
【注释】 夜坐二首: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夜晚观赏一幅图画,画面上是诗人自己坐在书房中,面前摆放着书卷等物,旁边有一只瑟瑟发抖的蟋蟀,似乎在诉说着它所遭遇的不幸命运。 奉秘斋:指供奉在秘密处的图书。 箫唱九天来:意谓从遥远的九重天传来的美妙歌声。 如愚默坐将何比:意为像那无知无识的愚者一样坐着,能比得上吗? 维斗虚名本不材:《易经》称天为“维斗”,指北斗星;《庄子·逍遥游》说:“吾有大树
【注释】 1.万蚁披书卷:形容读书人如蚁般地挤在一起阅读书籍。 2.孤萤引篆香:形容在月光下点燃的蜡烛,像一只只小虫一样飞舞,散发出袅袅香气。 3.病思无事乐:指疾病缠身,却因为无事可做而感到快乐。 4.老悔少年狂:表示年岁已高,反而后悔年轻时太过放纵。 5.南渡衣冠盛:南渡指南宋时期,衣冠是指士大夫阶层的服饰。 6.西征道路长:指从西边出发去征战的道路漫长。 7.如今俱梦破: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
夜坐二首 其一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 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 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惟应托长镵,寂寞送浮生。 译文: 树叶落尽树无声,天空广阔夜晚明亮。 映在窗上的灯半暗不灭,大雁在空中孤零零地飞翔。 世间的琐碎纷扰如瓦片破裂,名利的追逐如同云朵漂浮。 只有寄托在这永恒的长剑之上,孤独地度过这短暂的生命。 赏析: 此诗以“夜坐”为题,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
【注释】 饼饵:饼和干粮。支遥夜,指用食物慰劳遥夜之客。 薪烝:柴火。御:抵御。早寒:清晨的寒风。 卧闻:躺着的时候听到。风浩荡:风吹得很大。 挑灯:点亮油灯。搔短发:用手拔乱发。顾影:照看自己的影像。发吾叹:感叹自己的命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人夜晚生活、抒发旅途孤凄之情的作品,是诗人晚年漂泊生活的写照。 首联“饼饵支遥夜,薪烝御早寒。”点明了作者所处环境,是远离家乡的旅途中
夜坐二首 药裹关心处,篝灯照影时。 文书用遮眼,枣栗可无饥。 素业存农圃,颓龄迫耄期。 盖棺万事已,唯负国恩私。 注释: 1. 药裹关心处:指的是生病时需要服药,因此关心的地方就是吃药的地方。 2. 篝灯照影时:指的是在夜晚工作时,需要点燃蜡烛来照明,所以是在照看自己的影子。 3. 文书用遮眼:是指在工作的时候,需要阅读文件,所以是用纸张遮挡眼睛。 4. 枣栗(zǎolì)可无饥
【解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城所作的闲居之景,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山城意象自萧然”,以写景起兴。第二句“况是高斋作雪天”,写诗人夜坐时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因年老而身体衰败,与友人相隔万里,难以相见;冬天到来,又恰逢岁暮天寒,更增添了诗人的愁思。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够平安无事,早日归来,共叙友情。 【答案】 译文: 山城的景物显得格外清幽冷寂
《夜坐二首》: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注释: - 绣帘无力护东风:绣制的美丽窗帘无法挡住东风吹进室内。 - 烛影何曾正当红:蜡烛的光芒怎么能照亮整个房间呢? - 兽炭貂裘犹道冷:穿着兽毛制成的暖和的衣物依然感到寒冷。 - 梅花不易玉霜中: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梅花也不畏惧严寒,依旧开放。 - 赏析: 龚自珍通过描绘自己春夜独坐的情景
注释:在寒冷的夜晚,我的眼睛只能长时间保持清醒,蝴蝶不停地催促我的梦境,使我无法入睡。不是三更半夜,如何能够一睡到天亮。 赏析: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寒冷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情况,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叹。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夜坐二首》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 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 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 注释: 1. 坐久乌薪尽,呼童扫叶忙:长时间坐着(乌薪)没有火,于是让仆人去打柴。 2. 海风过雪冷,冬夜抵年长:海上的寒风吹着雪,使夜晚更加寒冷。冬天的夜晚漫长如年。 3. 故纸真糟粕,枯骴孰臭香:旧书真是无用之物,干枯的鱼也散发出臭味。 4. 老无闲记性,读罢转头忘
夜坐二首 并拥三重絮,犹新二尺檠。 屋高先见月,城远忽闻更。 藜杖光芒歇,茅柴力量轻。 若非檐铁响,淡杀老书生。 注释: 1. 并拥三重絮:指诗人同时拥抱着三件东西,这里具体指的是被子、枕头和毛毯。三重絮即三层被褥,用以形容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中感到十分温暖舒适。 2. 犹新二尺檠:犹新意即依然崭新,二尺檠是古代一种长度单位,相当于今天的一尺。这里表示灯油依然充足,灯光明亮如初。 3. 屋高先见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共四句,每句话都是一个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依约前生是蠹鱼”,用“依约”一词,形容诗人的心境,仿佛已经预知了未来的遭遇,有一种宿命感。而“蠹鱼”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像蠹鱼一样默默地消耗着生命,没有多少生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第二句“坐窗不觉晓钟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静静地坐着
诗句解析 1 世法人情已尽抛,深林自占一枝巢。 - 注释:世间的法则和人情已经被我抛弃,我将在自己的小森林里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栖息。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深林中找到一个安静的栖息地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超脱。 2. 病来不饮疏欢伯,老去惟书作淡交。 - 注释:病后我不饮酒只喝茶(疏欢伯),年老时我只与书籍做朋友,成为平淡的友人。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晚年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宁静。 3
【注】红炉:指炭火。绿野图:泛指自然景色,如《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所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是故圣人将游于无穷之地。是谓狂澜之水。 赏析:此诗写诗人夜坐饮酒时所感受到的清幽境界。首联写酒醉后所见之景,颔联写雨后荷塘中的荷花,颈联写雨过天晴后的山色,尾联写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全诗语言清新自然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解答此题,需要对整首诗的内容理解后,根据题目所要求的格式来填写即可。 本题要注意以下几处:“呼奴”、“客高谈”等关键词语的翻译;最后两句“尘生渴肺须狂饮”“寒耸诗肩更苦吟”的赏析。 【答案】 ①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秋夜与朋友相聚时的生活情景。
《夜坐二首》 第一首 - 京国雨初霁,虚堂夜气凉。 注解:京城的天气刚刚放晴,空旷的厅堂里夜晚的气氛清凉宜人。 - 新月上团团,坐久流清光。 注解:明亮的圆月高悬,我久坐在这宁静的夜晚享受着月光的洗礼。 - 露叶闪明晦,河云互飞扬。 注解:露珠闪烁在叶片间,如同明暗交替;河水上空飘浮的云朵相互追逐飞翔。 - 机籁发天秘,起弄琴与觞。 注解:自然的声音仿佛隐藏着天地的秘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1) “夜久境逾静,居然庭树秋。气机发群动,时节无淹留。凉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夜长了庭院更寂静,庭院里的树木已变深秋
月入暑未解,夜坐二首 【注释】:月进入夏季还没有消失,夜晚坐着没有睡着。 译文: 月亮进入了夏季,还没有消失;我晚上坐着没有睡着。 山月升渐高,照见幽人衣。 【注释】:山上的月亮逐渐升高,照亮了幽居的人。 译文: 山上的月亮逐渐升高,照亮了幽居的人的衣服。 幽人行未已,月亦转墙西。 【注释】:幽居的人行走不止,月亮也转向西边了。 译文: 幽居的人行走不停,月亮也转向西边去了。 赏析:
【注释】 云行:云流动。树阴薄:树影稀疏。敧(xié,倾斜):斜倚。政尔:如此。无人知:没有人知道。泠泠(liīnɡlínɡ,水清凉的声音):水流动的声音。幽池:深池。 【赏析】 《夜坐二首》是唐朝诗人李颀的组诗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寂静的月夜图,表现了诗人在静夜之中的寂寞情怀。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意境清新高远,富有韵味
【注释】 1. 放衙:官员解除职务,回家休息。燕寝:指卧室。 2. 世变同蕉鹿:比喻世事变迁如变幻的草木、鹿类,不可捉摸。 3. 羁栖若槛猿:比喻被囚系的人像槛中关猿那样受拘束。 4. 轩冕(xuānmiǎn):古代官帽和礼服,借代为高官显贵。 5. 连宵梦:连续不断的夜梦。 6. 连宵:整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上时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放衙归燕寝”
夜坐二首 宦辙梅关北,乡心笠泽东。 未须逢狗监,且自学鸡翁。 薄暮鸦栖树,清宵雁唳空。 年来游已倦,踪迹类飘蓬。 注释:宦途的行程在梅关以北,家乡在笠泽(浙江绍兴)之东。用不着遇到像李固言那样专管捕捉官员、搜刮钱财的“狗监”,还是自己学习做一名好官。傍晚乌鸦栖息在树上,夜晚大雁鸣叫的声音响彻天空。这几年在外为官已经厌倦了,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漂泊不定。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宦途不顺,仕途坎坷
【注释】 吏散:官吏离去。重门:指重重的宫门。锁晚春:把春天锁在了暮色中。含清阁:指清凉阁,是皇帝休憩的所在。一闲人:一个悠闲的人。下看:俯视。城郭:城市和城墙。沉沉静:安静、寂静。 【赏析】 诗的首句“吏散重门锁晚春”,写诗人在深宫中,随着官吏们陆续离朝,重门逐渐关闭了。此时天色将暮,春光也即将逝去,于是诗人不禁感慨起来。第二句“含清阁里一闲人”是说在凉爽的阁楼上,有一个人悠闲地坐着
诗句解析: 1. “半似幽人半似仙” - 这句诗描述了一种既像隐士又像神仙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某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可能是在描述夜晚坐禅时的心境。 2. “篆烟飞去白云连” - “篆烟”可能指的是香烟缭绕的样子,而“白云连”描绘了一幅云彩相连的美景。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画面,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感觉。 3. “瑶琴奏罢冰弦冷” - “瑶琴”是珍贵的乐器
注释:露水沾湿了寒蝉,好像在哀悼断魂的夜晚。风吹动了屋檐上的铃铎,仿佛在说黄昏时分的事。羁旅的愁绪悄悄变成了我孤零零地坐着,看着墙上月色的影子。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个秋夜中,诗人独自坐于空墙之下,听着风声和雨声、感受着冷清与凄清的场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露泣寒螀唁断魂”,用“泣”字形容露珠落下的样子,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染力。接着“风惊檐铎语黄昏”
第一首: 夜深人静时,独坐听虫鸣。 月光洒满地,莓苔叶作响。 露水如珍珠,晶莹剔透亮。 月色如银盘,洒在地上铺成霜。 第二首: 铜壶滴答声,催人添华发。 一夜过去了,时间过得快。 转眼间,百刻已过去。 不要虚度光阴
夜坐二首 龚自珍笔下,春夜独坐思国事 1. 雪闭巉岩屋深 - 诗人描绘了一幅冬夜雪后的景象,山石被雪覆盖,显得深邃而静谧,象征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2. 枉旋蚁磨人间世 - 这里比喻着那些在世间忙碌奔波的蚂蚁,反映了诗人对人间世态炎凉、浮华表面的讽刺。 3. 泄雾飞云轻变灭 - “泄雾飞云”形容云雾变幻莫测的景象,而“轻变灭”则描绘出这些变化迅速且难以捉摸的特性。 4. 寒莎衰笛共销沉 -
【诗句注释】 何分:何必区分。 藜羹:指藜草做成的饭。藜是野菜,用它做的食物叫藜羹。 子桑:这里代指隐士。 眼净:眼睛清澈明亮。烟霏:云雾迷蒙。 心降:心境平和。 空谷:幽深的山谷。了身世:忘却世俗的名利与得失。 非人:非人世的人。道场:修行的地方。 寒躔:月亮。低欲尽:即将落山。 海天:大海和天空。回首恨茫茫:回首往事,令人惆怅。 【译文】 我身何必去区分万峰藏?吃饱饭来,吃藜羹也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