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湖上晚归
相关推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诗题:湖上晚归 2. 第一句: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3. 第二句: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4. 第三句: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5. 第四句: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6. 注释: - 卧枕:躺下休息。 - 船舷:船的侧面。 - 蓬瀛:指仙境。
【注释】 1. 湖上:泛指水边。 2. 晚归:傍晚归来。 3. 地僻:偏僻的地方。 4. 多幽事:有很多幽静的事务。 5. 官闲:官位悠闲。 6. 慰古心:慰藉、宽慰古人之心。 7. 晚花藏密叶:晚上的花藏在浓密的树叶之后,看不见了。 8. 新笋补疏林:“新笋”指嫩笋。“疏林”指稀疏的树林,这里借指竹林。 9. 硕果畦丁献:硕果累累的田里,农夫们把丰收的果实献给了皇帝。 10.
【注释】 湖上晚归:诗人在湖上的船只上,傍晚归来。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再别四经秋:诗人第二次来到蓬莱山已经四度秋风了。 来日翩翩去日遒:明日的离去,显得更加潇洒。来日:明日。 无酒可倾殊省事:没有什么可以喝酒消愁了,这也是一种省事。无酒可倾:没有什么可以喝酒解闷了(即无酒可以畅饮)。殊:同“舒”。 有诗浑忘亦良筹:有诗意可以忘却烦恼也是很好的办法。浑忘:全忘记了。 梅花遮路如撩客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江梅向腊雪初飞: 这句描述了梅花在腊月的雪中盛开,景象美丽而冷艳。 - 江梅: 指的是一种生长在长江沿岸的梅花,常用于象征坚贞与高洁。 - 腊雪:指的是冬季的初雪,通常指十二月或早春时节的降雪。 - 初飞:形容梅花在冬天首次盛开的景象。 2. 莫向花前酒数稀: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生活的厌倦,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 莫向:表示不要或者不去往的意思。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上夜归的情景。 诗句释义: - 人间薄游罢:意为短暂的人间生活已经结束。 - 归兴寻旧隐:意指回归自然,寻找隐居的地方。 - 春岸行未穷:春天的岸边,行走未尽。 - 夕阳看欲尽:夕阳即将落山的样子。 - 岚光山际淡:山间的雾气和光芒,显得朦胧不清。 - 天影水边近:天空的影子映在水中,显得很近。 - 自怜幽趣真:自己感叹自然的幽深趣味真是真切。 - 清吟更长引
【注】湖上晚归:作者在湖上的船里度过一天,觉得十分悠闲,足以使所有的忧愁都忘掉了。 此身闲一日,足使百忧忘:只有当自己处于闲散状态的时候,才能忘记所有的事情。 城外天能大,山中地许凉:城外的天空很大,山里的天气很凉爽。 喧呼经妓舫,寂静忆僧房:热闹的叫卖声从船上传来,寂静的思念从寺庙的房间传来。 薄暮归穷巷,谁家正绝粮:傍晚时分回到偏僻的小路上,哪家正在断炊呢? 注释:湖上晚归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词句来分析诗歌。“湖上晚归”是诗题,全诗为五言绝句。第一二句点出地点、时间、人物和活动:“登山泛水两相宜”,既写出了作者的游兴之浓,也表现了诗人的游兴之广;“船后轻舆更使随”,说明作者游兴之盛还带动了他人。第三四句写诗人的所见:一条小径在晴岚深处,通向一座深寺;千寻悬崖之上,一道飞瀑自天而降,注入陂池
湖上晚归 十里菰蒲水,连阡桑柘园。 湖天平石境,渔火出山门。 宋迹遗僧舍,苏堤接远村。 飞星斜过水,立马已黄昏。 译文: 湖上的景色宁静而美丽,湖水清澈透明,倒映着周围的景物。湖面上漂浮着一片片的荷叶和芦苇,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湖岸边生长着一排排的桑树和柘树,它们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翠绿。 远处的山峦与湖面相接,形成一片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
湖上晚归 落日放归船,山山起暮烟。 藻青浮碍桨,鹭白浅过田。 孤塔钟声外,长桥灯影边。 遥闻喧渡口,箫鼓到城偏。 【注释】: - 落日放归船,山山起暮烟:夕阳下,船只被释放回湖中,周围的山峦开始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 藻青浮碍桨,鹭白浅过田:水中的海藻颜色呈现青翠,漂浮在船桨周围,而远处的水鸟则掠过平静的稻田。 - 孤塔钟声外,长桥灯影边:远处的一座孤零零的佛塔在钟声之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恰当的诗句,并加以分析作答。首先明确本诗写的是诗人在湖上泛舟归来的情景,然后逐句解释,最后分析其意境特点。 “昨日寻山下棹迟”,昨天(昨天傍晚)去山下乘船,因为天色晚,所以船划得很慢。棹:划船用的桨。 “湖亭人静夜凉时”,在湖边的小亭子里,人静悄悄的,夜里也很凉快。亭子:一种供游人休息的地方
湖上晚归 水上箫声绕翠微,晚风吹絮恋人衣。 无端催促城中去,暮雨吴山独自归。 注释: 湖上:湖边;晚归:傍晚归来。 水上:湖面上。 萧声:箫的声音。 翠微:青翠的山色,此处指青山。 絮:柳絮。 恋人衣:爱人的衣裳。 无端:无缘无故。 催促:促使。 城中:城市里。 吴山:今江苏苏州市西南的虎丘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湖边欣赏风景后,乘船归来的情景。首句“水上箫声绕翠微”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买棹寻春背夕阳”,意为我乘舟在暮色中寻找春意。“一双蝴蝶上人衣”,意思是一只蝴蝶正好落在了诗人的衣襟上。“明湖十里春无迹”的意思是:那一片明净的湖水上连春天的痕迹也找不到一点。“带得花香满袖归”的意思是:一路上沾满了阵阵花香。 【答案】 ①买棹寻春背夕阳。②双蝶扑人花上身。③明湖十里春无迹
【注释】 晚来湖上景:傍晚时分,湖上的景色。 雨中看:像在下雨时一样地观赏。 云气沈山黑:云雾弥漫,笼罩着山峦,使山显得阴暗而模糊不清。 烟痕带水宽:雾气缭绕,水波荡漾,仿佛留下了一道道淡淡的痕迹。 磬清知寺近:寺庙里的磬声清脆悦耳,知道它就在附近。 镫远到城难:灯笼的光亮难以到达远处的城池。 荡漾凭舟子,孤吟吾自安:随着船只摇曳,我独自吟咏,感到十分自在。 【赏析】
【注释】 湖上晚归:湖上,指西湖。湖上归去,指诗人归去。 拗得花枝插锦鞯:拗得,是说用树枝折弯后插进马鞍。柳条如丝,柔韧而有力,可以拗得弯来,插进马鞍。 罱泥艇:用柳条做成的小船。罱,音niáo(挠),用柳条编成的船。 荷径僧摇盏饭船:荷叶下小径,和尚摇着酒盏吃饭的小舟。荷径,荷叶下的小路。 古寺钟声催暮色,夕阳楼影浸湖烟:傍晚时分,寺庙里传来敲钟的声音,催促着天色变暗;远处的楼阁在夕阳的映衬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 湿云鸦背重:这里的“湿云”形容天空中云朵湿润、厚重,仿佛可以压住鸟的背部,给人一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而“鸦背重”则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像乌鸦一样低垂在天空中,增加了诗句的动态感。 - 野寺出新晴:这句描述了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景色
湖上晚归,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水乡画卷。 首句“肠断湖山列画屏”,诗人以“肠断”形容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割舍的感情,仿佛湖山成为了一幅精美的画屏,让人心生向往。同时,诗人将湖山比作“列画屏”,既表现了湖山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次句“断桥残日半湖明”,诗人用“断桥残日”来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气氛。“半湖明”则描绘了落日余晖洒满湖面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