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梅花信,山寒去未能。
静思天外句,坐对夜深灯。
戒酒频添衲,煎茶旋凿冰。
月残霜又落,无复叩门僧。
偶得
相关推荐
偶得 注释:想要问梅花的消息,但山寒去未能。 译文:想要询问梅花的消息,但因为山寒不能前往。 赏析:首句“欲问梅花信”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询梅花的消息的迫切心情,但又因山寒冷清,未能成行。这里的“梅花信”指的是诗人想要得到关于梅花的消息。次句“山寒去未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寒而行动不便的情景,强调了诗人对梅花消息的渴望和无奈。 静思天外句,坐对夜深灯。 译文:静静地思考天上的诗句,坐对夜晚的灯火
注释:挑亮灯盏,陪伴着寒冷的夜晚,孤独地坐在竹林边的炉火旁。赤脚知道吟诗是多么艰苦,时不时地用山茶来煎茶喝。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冬腊月独自挑灯夜读的情景。首句“挑灯伴寒夜”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学习态度;次句“兀坐竹炉边”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学习时的专注状态;第三句“赤脚知吟苦”,则表现了诗人不畏艰辛、刻苦读书的精神;最后一句“时将山茗煎”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展现了诗人在学习之余
偶得 客舍墙根草未生,市桥官柳已欣荣。 洪钧造物元无意,只是东风有世情。 注释与赏析 1. 客舍墙根草未生 - 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客舍环境,墙根处草地尚未生长出新芽,暗示着时间尚早或天气寒冷。 - 情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静谧感受,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沉思。 2. 市桥官柳已欣荣 - 意象:市桥官柳指的是靠近官府的柳树,已开始发芽生长,展现出春天的气息。 - 情感
注释:旧日看山的古渡头,现在村口深得没有马,只能骑牛。如今身被微官缚,想要骑牛却无法自由。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首句“旧日看山古渡头”,回忆了过去在山上观看风景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句“村深无马但骑牛”,描绘了村庄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第三句“如今身被微官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无奈;末句“欲要骑牛不自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偶得 淡饭清茶处处安,学儒容易识真难。 风无形迹通群窍,日有光明阻覆盘。 竹色满庭留夜气,柳阴夹径怯秋寒。 世间万象俱呈露,输与山人自在看。 诗句注释 1. 淡饭清茶处处安:意思是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简单的食物和清新的茶水就能感到内心的安宁。 2. 学儒容易识真难:学习儒家学说(儒学)相对容易,但要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却非常困难。 3. 风无形迹通群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下面逐句释义: 偶得(偶然得到) 村邑萧条廨屋低,茆墙缺处补荆篱。 市添人语当墟日,田卷车筒漫种时。 公事偶无封印早,小胥习懒赴衙迟。 闲行摸索街头石,寻得前朝一片碑。 译文: 偶得 村邑萧条破败,廨屋低矮不堪。 茅草墙缺处补了荆笆篱笆。 市场上人多热闹,但已经快到墟日了。 田地里农民正在卷起车筒,开始种庄稼。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陶渊明诗二十首·其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偶得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簿书丛里先抽手,鼓笛场中少息肩。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 会须着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 注释: 偶得:偶然得到的机会或机会。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 包裹:穿着。青衫:古代的官服,也指文人雅士的服装。十年:指过去的十年。聪明:才智。不如前:比以前差。
偶得 参遍丛林懒出游,指端孤月照高秋。 大千界里闲窥掌,不二门中暗点头。 扫地烧香聊自遣,栽花种竹尽风流。 庄蒙抵死谈齐物,无物齐时也合休。 译文: 我厌倦了在世间的奔波和劳碌,所以选择了一个宁静的角落来休息。我的目光投向了夜空中的月亮,它在高高的天穹下显得格外明亮。在这片广阔的世界中,我静静地观察着万物的变化,感受着它们的存在。 我不追求名利,不去争抢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
【注释】 ①颓:同“摧”,倒塌。 ②税驾:指停止飞翔,歇宿下来。 ③清霜烈日留身后:意谓在身后留下清寒的霜雪和灼热的太阳。 ④云鹏税驾今无地:意谓没有地方可以停息。云鹏,喻指高飞的大鸟。 译文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云鹏税驾今无地,羡杀江鸥尽日闲。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人时年43岁。这一年
【注释】 偶得:偶然得到。 白雪阳春:指高雅的古乐。 谁会弹:谁能够演奏出这优美的旋律。 莫愁天下赏音难:不要担心天下没有人能理解这美妙的音乐。 江门: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 夜半:深夜。 朱陵青玉坛: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指高洁的品格。 【赏析】 《偶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小诗,通过咏叹雪中的古曲,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全诗意境清奇,格调清新,语言简炼,寓意深远。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的解答可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写出诗句;第二步,将翻译后的诗句与译文对照,找出关键词进行注释,并结合注释内容对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 诗句:偶得(意外地得到) 译文:偶然间我得到了一个住处(朱陵)青玉坛。五岳虽然雄壮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它(的)。 注释:①偶得:意外地得到。②居:居住
偶得 一碧光横南岳前,灵坛秋玉青相连。 道士来携三尺木,高山流水一声弦。 注释: 偶得:偶然得到。 一碧光:一道明亮的光芒。 南岳前:指南方的山岳,这里指衡山。 灵坛:指道教的祭祀坛。 秋玉:秋天的玉石。 青相连:青色相互连接。 道士:指道士。 三尺木:三丈长的木头。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 一声弦:一声琴弦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释和关键词来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 “衡山西游”的意思是到衡山西边去游玩;“何时还”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寄渔蓑水石间”的意思是暂时寄身于渔家简陋的房屋中;“又恐风吹江日残”的意思是担心被风吹得连江上的落日都残缺了(指落日余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地僻尘嚣远,公馀兴未清。 - 注释: 偏僻的地方远离城市的喧嚣,闲暇之余兴致还未消散。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僻静之处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的兴致没有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2. 过门无俗辙,闭户有书声。 - 注释: 路过门时没有听到俗世的噪音,家中却能听见读书的声音。 -
注释: 偶得:偶然得到。房栊:窗户。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世情看取昏昏睡”,意在说世间人情淡薄,人们都沉迷于世俗之中,昏昏沉沉地过着无意义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如同被束缚住一样。 次句“日影从渠息息忙”,意在说太阳的光辉洒在人间,人们忙碌地奔波着,如同被时间所束缚,无法挣脱。这种生活让人感到焦虑不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疏藤如鹤羽,戢影过墙低。 - 解释:稀疏的藤蔓如同鹤羽般轻盈,其影子在墙壁前悄然掠过显得格外低矮。 - 译文:稀疏的藤蔓如同轻盈的鹤羽一般,它们的影子在墙边悄悄滑落,显得非常低矮。 2. 浅沼红犹泛,斜檐绿未齐。 - 解释:浅浅的池塘中,红色的花瓣轻轻摇曳;而倾斜的屋檐下,绿色的叶子还未能完全铺开。 - 译文:在浅浅的池塘中,红色花瓣轻轻摇曳;而倾斜的屋檐下
【注释】 难为天意厚,使我有蘧庐:天意深重,使我有了隐居之所。 借病宽劳体,因闲惜破书:借病来宽解劳累的身体,因闲暇而珍惜破碎的书籍。 江漂群木秀,云拓四山虚:江上的树木被风漂走,四山如云般空旷。 且听南风里,欢声散晚畬:暂且聆听南方的微风中,欢乐的声音在晚耕的人中散播。 【赏析】 《偶得》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惬意与快乐。首联点明了“我有”之由;二
【诗句】 偶得 涧底有老松,郁郁态不舒。 解我腰带量,梁栋才有馀。 当今哲匠稀,毋乃此生虚。 正恐逢顽樵,采薪妄剪除。 日日宴酒肉,厚道似任黎。 床头金忽尽,转眼已云泥。 更使暗中箭,按箭难防堤。 酒肉可饲犬,卓识让山妻。 平治傥无分,修齐亦陶然。 采药学长生,未必真升天。 吾志无营欲,日结诗酒缘。 即使旦夕死,才鬼胜顽仙。 人生贵适意,富贵良悠悠。 万事有天在,何必苦营求。 但恐光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