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
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
驰烟未勒山亭字,可是英灵许再来。
冲虚观
相关推荐
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 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 驰烟未勒山亭字,可是英灵许再来。 【解析】 冲虚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冲虚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武侯区,始建于东汉时期,现存建筑为清代遗存。冲虚观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居住并写下许多著名诗篇而闻名于世,故有"诗仙楼"之称。 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五粒青松守护着翠绿的苔藓
冲虚观 三千六百丈罗浮,来今往古得仙游。 转头丹葛如昨日,接武苏辕能几秋。 石洞尚听黄鹤语,铁桥仍见紫云留。 当时野老呕吟地,试问山灵记得否。 译文 在罗浮山上有三千米多高的建筑群,自古以来都有许多仙人在此游玩。 回头望去,丹葛峰仿佛就在昨天,与苏辙并肩行走的岁月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石洞里仍然传来黄鹤的声音,铁桥上还能看到紫云停留。 当年那些野外的老人们吟诗唱歌的地方
诗句原文: 天风吹衣霞飕飕,叱驭从南来罗浮。 何谓玉笥捣药鸟,亦于石楼喧夜愁。 仙翁定知野人到,道观聊为朝真留。 一粒刀圭吾不与,大椿那有八千秋。 注释翻译: - 天风吹衣霞飕飕:形容风很大,衣袍如被风雨吹拂。 - 叱驭从南来罗浮:指驾着马车从南方来到罗浮山。 - 何谓玉笥捣药鸟:指的是在何处捣药的鸟儿。 - 亦于石楼喧夜愁:在石楼上也传来了夜间的忧愁声。 - 仙翁定知野人到
【解析】 题干是“冲虚观”。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上云乐》。全篇以写景为主,抒发了对君王的思念。 【答案】 译文:金阙高耸,阳光照耀着九重天宫,云雾弥漫,呼吸着九霄云气。小臣近有祠官诏,欲问君王乞此宫。 注释:①冲虚观:位于今陕西省户县终南山中,为道教名胜。②九重天:指天上的最高处,这里代指皇帝所居之处。③小臣:指诗人自己。④祠官:古代祭祀时主持祭礼的小官。⑤乞:请求。⑥天宫: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对道家文化有深厚情感的人。 首句“青筇相伴到仙坛”,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诗人带着竹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仙坛。青筇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第二句“身寄虚无缥缈间”,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神秘地方的特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幻,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这里的“身”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将自己的身心都寄托在这神秘的空间里。
【注释】 1. 冲虚观:一座道教观。 2. 元圣清虚此耀真:元圣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清虚观是老子讲学的场所,所以这里的元圣指老子,清虚观指老子的道场。耀真即彰显真实,这里指道家追求的虚无自然、返璞归真。 3. 地静无心闲日月:意思是说天地之间一片清净,没有尘世的喧嚣和纷扰,连日、月这样的天体都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4. 山高举首近星辰:山之高远可以与天空中的星辰比肩,形容山峰之高峻。 5.
【注释】 冲虚观:指位于四川灌县西北的仙游观,是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修炼成仙的地方。云物:云雾和景物。五色灵禽:五彩缤纷的飞鸟。寒瀑:冰冷的瀑布。羽客眉长尽带霜:形容道士胡须很长,像被霜打过一样。丹砂:丹药。遗药:道士遗留下来的药物。 【赏析】 此诗描写了司马承祯在仙游观中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司马承祯的仰慕之情。 首联“仙宫深静异花香,云物依然不死乡”,描绘了仙游观深幽宁静、环境优美的景象
【注释】 1、山从蓬岛来: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 2、灵迹世应稀:“迹”指神像或遗迹,“世应稀”指世上罕见或难得一见。 3、神符生竹叶:神符即符咒,竹叶是道士用的符纸。 4、蝴蝶化仙衣:蝴蝶在道教里是一种吉祥物,可以变化成神仙的衣服。 5、瑶台集羽士:瑶台是仙境,羽士是道士的自称。 6、端简礼紫微:端简指端正简约,紫微指北斗星,也作帝星解。这里借指帝王。 7、不唯铜龙出:铜龙指铜铸的龙
【注释】: 1. 冲虚观:在今安徽宣城市,唐代诗人李嘉佑曾在这里隐居。 2. 浮生无百年:人生短暂,只有一百年的寿命。 3. 脆质今二毛:人的年岁已经到了两鬓斑白。 4. 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我到处寻找仙人的住所,哪里会感到登山的辛苦呢?焉,何。惮,惧怕。 5.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挽起衣服沿着山涧弯曲的小路走,停下来划桨越过平坦的山岗。 6. 轻风澹馀云:微风轻轻吹散了余云。 7.
注释: 1. 冲虚观:观,即观察、观赏的意思。冲虚观就是用来观察和欣赏自然的。 2. 日午冲虚境:中午时分,太阳直射地面,阳光照射在观的四周,形成一种明亮的光影,这就是冲虚境。 3. 太乙家:太乙,即道教中的上清宫天官,是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灵。家,即家庙,是指供奉太乙神的地方。 4. 暖风迎露冕:暖风,指温暖的春风;露冕,指戴着露水做成的头巾。这是说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带来了露水
《冲虚观》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十载名山结梦魂”,描绘了十年来诗人对名山的痴迷和向往。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梦魂”,它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深深眷恋,如同梦中所追寻的梦境一般。 第二句“璿房云锁旧苔痕”,描绘了观中古老的建筑被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璿房”指的是观中高耸的建筑,而“云锁”则形容这些建筑被云雾所笼罩
【诗句释义】 1. 冲虚观:指道教的修炼场所。 2. 葛仙仙履(即“葛翁仙履”):相传为仙人葛翁所遗,有祛病延年之效。 3. 此地已成尘:此处曾经有神仙居住,现在已经是尘世了。 4. 客尚求丹灶(即“丹灶”):客人还在寻找炼丹的炉灶。 5. 仙宜笑俗人:仙人应该嘲笑那些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人。 6. 橙花闲砌落:在闲散的台阶上落下了橙花。 7. 竹鹿野田驯:田野间的竹鹿已经驯服,可以随意地控制它们
闻道丹砂可驻颜,兵符自解向君前。 罗浮半夜梅花月,著到仙书第几篇?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 “闻道丹砂可驻颜”意味着通过服用丹药可以保持青春不老。 - “兵符自解向君前”指的是将军的印信解开后交给君王。 - “罗浮半夜梅花月”描绘了罗浮山在夜晚的美丽景色。 - “著到仙书第几篇”询问的是关于仙人的典籍有多少篇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道家色彩的诗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冲虚观:冲虚观是道观,在今河南省洛阳老城区西。唐开元中,张果老曾在此修炼,后人立观纪念。冲虚观前有古松数株,为唐代诗人王维所植。据《太平广记·卷二·神仙》记载,“唐开元中,有异人姓张,名果,自云姓张姓赵,年百余岁,能知古今,善谈论。”张果老在冲虚观修炼成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诗意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冲虚观 蓬莱阁上紫烟生,朝斗坛边斗柄横。三更云卧仙梦醒,满月明月步虚声。 译文:蓬莱阁上的云雾缭绕升起,早晨斗宿旁边斗柄斜向天空。三更时我躺在云中入眠,一觉醒来天上明月高悬。 注释:①蓬莱阁:传说中的海上仙境,位于渤海中,相传为神山。②紫烟:烟雾,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注释】 冲虚观:在今江西南昌市。观:道观,寺院。 我寻:作者的自称。鲍公履:指北宋隐士鲍照,因自号“东阳生”。翠微:山间云雾。 仙人不可见:指仙迹不可追寻。海燕西南飞:海燕从东南飞向西北。 灌木蟠长根,清樾当门扇:茂密的灌木丛生,其根盘曲如蛇行状,枝叶茂盛,树荫如门扇般挡在门前。 洞中自昏昼:在山中的洞内,昼夜不分,仿佛白天黑夜一样。 巑岏(lǒng):高大。四百峰:指庐山。 玄气结重云
【注释】 峤:山峰。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太平寰宇记》引《博物志》:“罗浮山,在海中,周回百里,其上多生金铁之矿。” “冲虚观”三句写罗浮胜景,意谓罗浮虽佳,但不如仙都太华。冲虚观是道教的道场,道士修炼成仙的居处,所以作者在这里以冲虚观为背景,描绘了神仙们修炼成仙的神奇变化。 “云构”二句写冲虚观的建筑。葛公是晋葛洪,他在冲虚观里筑室炼丹,据说有云雾缭绕于其周围,所以称“冲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