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归来夜雪埋,儿曹灯火小茅斋。
人家不必问贫富,但有读书声便佳。
夜读
相关推荐
【注释】 官事:公家之事。 埋:被雪覆盖。 儿曹:指自己的儿女们,儿曹,即“儿女”。 灯火:点着的灯光。 茅斋:茅屋,简陋的居所。 人家:这里指自己家的邻居。 但:只。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佳:好。 【赏析】 《夜读》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夜晚读书的情景的诗。 首句写诗人回到家中,看到大雪纷纷,已经将官署的公事都埋没在了雪中。第二句写诗人回到家中的小茅屋里
【注释】 夜读:夜晚读书。 满床书籍:指满屋子的书本。 卧龙: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灯烬:燃尽的灯芯。落红:灯芯落下的余烬。 烟缕:灯芯燃烧所留下的一缕缕青烟。碧:浅绿色。 五更风雨咽疏钟:五更时分,风雨交加,声音低沉,仿佛在吞咽那稀疏的钟声。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深夜读书时的情景。首句“满床书籍夜从容”,写出了夜深人静之时,书房里堆满了书卷,诗人在悠然自得地阅读着
夜读 楼西落日照耀新晴天,檐雨仍余滴答声。 随意取书翻开几页纸,秋凉初喜夜灯明。 译文: 在楼上向西眺望夕阳照射下晴朗的天空,檐下还残留着雨水滴滴答答的声音。 随手拿开几页书,秋天的凉爽让人初喜夜晚灯光明亮。 注释: 1. 楼西落照炫新晴,檐雨犹馀点滴声。 - 楼西:指位于楼西边的位置。 - 落照:夕阳的光线。 - 炫新晴:形容阳光明媚,天空晴朗。 - 檐雨犹馀点滴声:虽然天已经放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夜读 酒醒不能寐,夜起读我书。 读久良有得,就枕省其愚。 古人骨已朽,言语留绪馀。 不赖灯与目,何以决豕鱼。 我心本至明,灯目焉得如。 所取外有资,终由受处虚。 内外相为赐,犹彼食饮欤。 不有脾胃实,八珍将吐诸。 注释: 1. 酒醒不能寐,夜起读我书。——酒醒后无法入睡,于是起床阅读书籍。 2. 读久良有得,就枕省其愚。——长时间阅读后,收获颇丰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注释: 1. 夜来:晚上的时候。 2. 欹枕:斜倚枕头。 3. 细思量:仔细思考。 4. 残灯:指已经快要熄灭的灯。 5. 深虑:深深地忧虑。 6. 随世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白。 7. 不知:不知道。 8. 腰带:这里指的是腰上的佩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学习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圣贤智慧的敬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1. 夜读(夜深了,我在灯下读书。) - 译文:夜已深,我在灯光下读书。 - 注释:这里的“夜深”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到了深夜,而“灯下读书”则描绘了一位学者在昏暗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场景。 2. 钟鼓迟迟夜正长,半窗灯火共凄凉(钟声与鼓声在夜里久久回响,我在这漫长的夜晚
夜读 子夜百喧息,坐深忘薄躯。 露零惊鹤梦,风细捋花须。 浮白离骚尽,探玄象罔殊。 静中来妙理,千古一须臾。 译文: 夜色宁静,万籁俱寂,只有我的书声在耳边回荡。我深深地沉浸在这宁静之中,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露珠滴滴落下,惊醒了我梦中的鹤,仿佛听到了它们的鸣叫。微风轻拂着我的脸颊,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 我放下手中的酒杯,静静地思考着屈原的《离骚》。这首诗让我深感屈原的伟大和崇高
夜读 疾风吹雨霰交飞,独拨寒炉夜半时。 喜得诸生清苦共,小窗之外尚吾伊。 注释: 疾风:猛烈的风雨。 霰:雪珠。 拨:摇动。 清苦:艰苦刻苦。 伊:你。 赏析: 《夜读》一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作品,共有五首,此为其中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读书人的形象,表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夜读 听罢吾伊宵向残,月明清兴正相关。 近贪黄卷多新益,独对韩檠又一摊。 注释: 1. 吾伊:即我、伊,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2. 明兴: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清明。 3. 黄卷:黄色的书卷,指书籍。 4. 韩檠:古代的灯台,这里借代读书用的灯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读书情景的诗。诗人在夜晚读书,听着窗外的虫鸣声,看着明亮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他喜欢读书,尤其是黄色的书卷
夜读 虚室夜迟迟,孤灯静读诗。 欲求开卷益,合以古人期。 谏果回甘后,心花怒放时。 姮娥能解事,送影入深帷。 注释: 1. 虚室夜迟迟:指晚上的读书环境宁静而清幽。 2. 孤灯静读诗:孤独地坐在明亮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阅读诗歌。 3. 欲求开卷益:想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更多的知识或智慧。 4. 合:与,用。古人期:以古代圣贤的教诲为榜样。 5. 谏果回甘后:比喻经历了艰辛之后得到的甜美果实。 6.
夜读 被服纨与绮,流览圣与儒。 岂为荣名计,简编自堪娱。 注释:穿着华丽的丝织品,我浏览着古代圣贤的著作,不为追求名利而读书,只为了从中寻找乐趣和知识。 栖乌中夜起,明月临前除。 皓皓清露冷,萧萧竹影疏。 我思英皇女,千载不得俱。 复观曹大家,八志《续汉书》。 伊余慕前淑,汲古期有馀。 譬如月桂影,而欲穷根株。 终当事蚕织,私好徒区区。 注释:夜色中,鸟儿从巢中飞出,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里
夜读 展卷坐深宵,竹阴趁清暇。 引人书味长,佳境如啖蔗。 女伴幸不来,憧扰片时谢。 罗纨向夕挥,放我凉风借。 妙理耐钻研,闺房当书舍。 创获珍珠船,宝贵真无价。 蛩吟豆花篱,萤堕蔷薇架。 月解窥读来,玲珑穿树罅。 译文: 深夜里我打开了书本,坐在凉爽的竹影下阅读,享受这难得的清闲时刻。书中的知识让我沉醉其中,仿佛品尝了甜美的甘蔗,感受到了读书的美好。可惜的是,我的女伴们今晚没有来打扰
注释1: 永夜无纷扰 - 指整个夜晚没有外界的干扰和打扰。 孤灯对古人 - 形容一个人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面前摆放着古人的书籍。 天心怜守拙 - 上天怜悯我坚守自己的朴实与勤奋,不追求浮华和虚名。 还我读书身 - 使我能够继续读书修身(即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 赏析: 这是一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夜晚独居时阅读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知识和学习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品德的追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要求“逐句解释”,然后分析每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诗句的意象、意境等分析诗歌的情感。 “乱山截残阳,黯然复终夕”意思是:山势杂乱地挡住了落日,天色暗淡,又过了一个夜晚。“乱山截残阳”是说傍晚时分,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变得杂乱无章,仿佛要截住斜射而下的余晖,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群山的形态特点
注释: 1. 瑟瑟:形容风声。漏漫漫:夜深,漏壶滴答的声音很长。2. 兰膏:用兰花油点灯。3. 荻火残:用荻草做成的火已经烧完了。4. 读到夜深人静后:指深夜。5. 半轮月上纸窗寒:一轮满月照在纸糊的窗户上,显得清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中独自读书的情景。诗中的“风声瑟瑟漏漫漫”,形象地展现了深夜时分,风的声音和漏壶滴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诗句: - 铩羽归来叹索居,侯门寄食漫踟躇。 - 笑他浊酒瓶长罄,雨冷灯微读汉书。 译文: - 铩羽归来叹索居,侯门寄食漫踟躇。 - 比喻自己像被折断的羽毛一样,回到家乡却感叹生活的艰辛,在侯门大户人家寄食而生活,犹豫不决。 - 笑他浊酒瓶长罄,雨冷灯微读汉书。 - 嘲笑那些贪杯的人,即使瓶子已经空了,他们仍然继续喝酒,直到把瓶子喝干。同时,我在一个寒冷的雨夜,点着微弱的灯光,静静地阅读着汉书
这首诗的原文是: 篝镫每夜读,古人皆死矣。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吟讽至往复,欲罢不可已。安得与之论,谓我能知彼。今世缀文者,异世亦如此。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陋哉执此爱,束缚作文士。汝闻天籁乎,飘风满空起。 逐句翻译如下: 1. 篝灯每晚我都读书,古人都已去世了。而我百代后能体会其最深的意义。 2. 反复吟诵直至无法停止,想要停止却无法做到。 3. 如何和他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