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本畏人,门开自无客。
孤坐忽三年,心空无一物。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介绍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哲理性思考,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磨灭的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洞察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
诗句原文:杜门本畏人,门开自无客。孤坐忽三年,心空无一物。 注释 1. 杜门:闭门不出,形容隐居或避世。 2. 本畏人:原本因害怕被人打扰而不愿外出。 3. 门开自无客:即使门敞开,也没有客人来。 4. 孤坐忽三年:独自一人坐着,不知不觉过了三年。 5. 心空无一物:内心清澈,没有一点杂念。 译文 1. 由于担心被人打扰,我选择闭门不出,独自居住,不接待任何访客。 2. 尽管门户开放
【注释】 遗老斋:指作者的书房。 诸色:指各种事物的颜色。 长历然:长久地感到明亮。 灵源:佛家语,指清净的心。不受触:不被外界所影响。 【赏析】 此诗是一首绝句。前两句写诗人对众音诸色的超然脱俗,后两句写他的心灵如明镜般清澈。 “众音入耳”一句,说明诗人对外界纷扰的声音已无动于衷。这一句看似平实,却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诗人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人们,面对繁杂喧嚣的世界,我们应当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解析】 “兹心”即“此心”,“兹”“此”音通假字,意为“这”“此”。“尚爱”是“仍然喜爱”的意思。 【答案】 译文:我这颗心已经净化得没有一点污垢,仍然喜爱南斋的竹子。当炎热的夏天到来的时候,我能够从竹叶上获得清凉,好像刚洗过澡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在夏日中,看到南斋之竹,顿生感慨,写下这首诗。“兹心净无垢”,表明诗人的心志纯洁无暇,“尚爱”二字,表明诗人喜爱南斋之竹
第一首: 老桧真百尺,疏竹疑千亩。 注释:真的像一百余尺高,稀疏的竹子好像有上千亩那么广阔。 赏析:诗人通过对老树和竹子的描述,展现了它们高大挺拔的姿态和坚韧不屈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 纷纷霰雪中,见此岁寒友。 注释:纷纷如雪花般的霰雪之中,看到了这个在寒冬里依然坚守的朋友。 赏析:诗人以霰雪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老树和竹子在严寒中的坚韧形象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诗人、宰相苏辙的作品。下面将依次展开这首诗: 1. 诗的第一句:“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 - 注释:栽种竹子和松树的桧柏,经过十年仍未能长成茂盛的树木,意味着希望与失望的交织。 - 翻译:种植了竹子和松树,但十年过去了,它们仍然没有长大。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成长规律的认知和期待,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诗的第二句:“昔人定知我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译文: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敲门的声音了,突然有人敲击墙壁询问原因。原来是昨晚下雨,有人在田里劳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通过“久无叩门声”和“田中有人至”,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忙碌的人与悠闲的农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昨夜盈尺雨”则生动地描绘了雨夜的静谧
我居近西城,城枕湖一曲。 苏辙在《遗老斋绝句十二首》中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描写,他居住在靠近西城的地方,而这个位置的特点就是它靠近湖,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景观。"城枕湖一曲"这句话描绘了城墙如同一弯新月般轻轻依偎在湖边,显得既宁静又和谐。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反映了居住者的心境与环境的融合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北临凤凰台:凤凰台是一处古老的建筑,位于某个地方。凤凰台的存在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遗产的传承。 2. 凤去台亦圮:凤凰台因凤鸟离去而坍塌,意味着曾经辉煌的建筑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废墟。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3. 萋萋修竹林:萋萋指的是茂密、繁盛的样子,修竹则指长而笔直的竹子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重游嵩山时所作,共十二首,这是其中第一首。前两句是说:昔日我到过嵩山的麓,云彩移动便看见诸峰。“重游”二字,表明诗人此时对嵩山的怀念之情。“想象”,即“想像”。意思是说,自从离开嵩山后,就再也没能再来过了,因此只能在想象中见到嵩山的云雾缭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的无限深情。 第三、四句是写自己重游的感受:重游嵩山,却看不到日出的景象
【注释】 遗老斋:杜甫的草堂。 谢客:辞绝宾客。 养性:修养性情。不看书:《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用其意,指读书。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退居故园后心境的诗。诗人避世隐居之后,过着闲逸的生活。他谢绝世俗,闭门谢客,与外界断绝往来;他修养性情,不问世事,读书不多,更不愿为官。然而,尽管他已退隐
诗句释义与译文: 人言里中旧,独有陈太丘。文若命世人,惜哉忧人忧。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人言里中旧,独有陈太丘。”描绘了一个场景:在人言纷纷的地方,有一个名叫陈太丘的人。这里的“人言”指的是人们的评价和看法,而“里中旧”则表明这个人在社区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声望和地位。这种声望和地位可能源于他的才华、品德或者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句“文若命世人,惜哉忧人忧。”则是对陈太丘的描述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巢由老箕山,遁世聊可耳。临流愧尧舜,又甚陈仲子 注释: 巢(cōo)由(yóu):即陶渊明。 老(lǎo):年迈。 箕(jī)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北。 遁(dùn):逃避、隐居。 聊(liáo):暂且。 临(lín):面临。 愧(kuì):惭愧。 尧(yáo):古帝王唐尧的称号。 舜(shùn):古帝王虞舜的称号。 仲子:春秋时期的陈仲子(陈国大夫),以清高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