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出精金,百炼无馀滓。
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
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
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
酣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
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事。
大笑荆轲辈,卒如儿女子。
拟古 其一
介绍
《拟古其一》是陶渊明创作的一首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作于宋代武帝永初二年(约421),当时陶渊明五十七岁。
诗中,诗人以兰花和柳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感慨。诗的开头“荣荣窗前兰,幽幽池上莲”描绘了兰花和池中莲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诗人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接着,“自伤抱贞信,事与愿相违”,诗人感叹自己坚守节操却遭遇背信弃义,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评。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以及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矛盾心理和无奈情感。它不仅是陶渊明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魏晋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缩影。
《拟古其一》不仅是陶渊明文学创作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对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其大意是赞美一把精金制成的剑,这把剑既锋利又神秘。 第一句"棠溪出精金,百炼无馀滓" 描绘了剑的制作过程:它出自棠溪,经过多次冶炼,最终只剩下纯净的黄金,没有留下任何杂质。 第二句"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 描述剑的外观和光芒:它像芙蓉花一样美丽,剑身闪耀着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的光芒。 第三句"陆可断兕犀,阴亦惊神鬼" 强调了剑的力量:它能够在陆地上轻易地斩断犀牛和猛虎
平居自相乐,忽焉成别离。 君居天之南,我堕海之涯。 四海岂不大,非君谁我知。 狡兔营三窟,鹪鹩安一枝。 勿云千里远,相见无迟缓。 精诚傥可通,指日日犹反。 毋为浪相思,我老尚能饭。 注释: - 平居自相乐:平时过着快乐的生活。 - 忽焉成别离:突然之间成为了离别。 - 君居天之南:你的家在南方。 - 我堕海之涯:我住在海边。 - 四海岂不大:四海之大,难道不是吗? - 非君谁我知
拟古 其一 煌煌庭中菊,秋后各已花。玄霜下苍叶,憔悴同凡葩。 采之或伤生,不采谓我遐。贵贱讵不然,无已安其家。 萧条陶彭泽,归去随风沙。自古有如此,我何良叹嗟。 注释: - “煌煌庭中菊”:形容庭院中的菊花色彩鲜艳,辉煌夺目。 - “秋后各已花”:说明菊花到了秋天之后,各自凋零,不再盛开。 - “玄霜下苍叶”:指深秋时节,寒气逼人,霜降之时,苍凉的叶子在玄色的霜降之下显得更加憔悴。 -
【注释】 拟古 其一:模仿古代诗人的诗篇体裁。三年:指从军服役的年数。缠绵:缠绵悱恻,形容感情深厚。梦中频见面:意思是说梦中经常相见,但终究不能分明。 【赏析】 此诗写别离之情。“容易三年别”,是说自己从军三年就要离开家乡了,所以感到依依不舍。“缠绵万里情”,是说离别之后,思念之情绵绵不断,像万里一样远。这两句是起首两句的总括和补充,写出了对离别的无限感慨。“梦中频见面
这首诗是一首拟古诗,模仿古代的文人风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昔在西京日:过去在西京的时候。西京,指的是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 纵观质前闻:我仔细地观察并聆听前辈的事迹。 3. 皇皇九衢里:繁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九衢,形容街道宽阔而繁华。 4. 列第起朱门:高高的府邸门前,挂着红色的灯笼。朱门,红色的大门。 5. 借问所居谁:请问您住在哪里?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意,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思想情感等,最后指出好在哪里或有什么作用等。 “青青园中葵”:指葵菜。 “托根信云美”:托根于云朵之间,是因为它相信云朵是美好的东西。 “夙承春风恩”:早先承受了春天的恩惠,指葵菜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 “愿得羞王公”:希望有朝一日能羞死王公贵族。 “颜色照筐篚”:形容其颜色鲜艳
注释: 北风刮起云彩,它们飘摇向南飞翔。 参、辰星何其明亮,照耀得招摇的皓月光芒四射。 郁悒难解的愁绪,笼罩了漫长的长夜。 沉吟不已,忧虑满怀,心中充满哀伤。 行云无心助我成霖,使我内心悲痛断肠。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诗,诗人以“行云”自喻,抒写了自己的悲苦遭遇。首二句写“行云”飘飞,“参辰”明耀,“招摇”明月;三、四句写“行云”无情而“断我中肠”;五、六句写“行云”无心助雨
【注释】 皎洁的丝线:机上丝,织成游子的衣服。 素衣化缁:指被风尘染黑了的衣裳。 四顾将何之:四面观望,不知往哪里去好。之:到,去。 岂不念洁白:怎能不想念那白色的衣裳? 徒重翟子悲:徒然增加翟(一种鸟名)子的悲伤。翟子,翟冠,代指贤人。 勖哉如浣濯:勤勉地洗涤。 河水清且漪:河水清澈,泛起涟漪。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怀念和无限惆怅。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窍凿混沌死,人情迷至公。 - 这是第一句诗,描述了古代圣贤通过开凿混沌、清除污垢来达到“至公”的理想境界。"窍凿"意味着开凿和疏通的意思。 2. 忠信有不偶,端行见途穷。 - 第二句诗表达了忠诚与正直的人可能会遭遇不幸,他们的行为和品德在世俗社会中往往难以被理解或支持,导致他们的路越走越窄。 3. 嘅尔七尺躯,便娟难取容。 -
注释:鱼儿在莲叶的东面嬉戏,莲叶刚刚露出水面。 它不学水中的浮萍,而是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赏析:此诗写鱼与莲花的相似之处。前两句写鱼游于莲叶之上的悠闲,后两句写鱼不学水中浮萍而扎根于泥土之中,都表现了鱼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注释】 拟古:拟作古诗。 其一:第一首。 望乡白云中:望见家乡在白云之中。 家本白云下:家乡原来也在白云之下。 白云何当来,化为千里马:我什么时候能见到家乡的亲人,就像千里马一样,驰骋于白云之间。 【赏析】 《拟古》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这首诗写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把“家”和“白云”联系起来,用白云飘忽不定、变幻莫测的形象,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元和五年(810)创作的。诗中描绘了鹭鸶在水边饮水啄食,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着描述了暮色中鹭鸶选择芳渚作为栖息之地,清晨时则群聚于清涟之中。诗中还提到了帆樯往来的热闹场景以及箫鼓声声,营造出一种繁忙的氛围。然而,这些繁忙的景象却与鹭鸶无关,因为鹭鸶并不在意名利之事,它们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内心平静与自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水边的鹭鸶自由自在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感激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素琴。 - “客从远方来”描述了一位不知名的客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访;“遗我一素琴”则表示这位客人赠送给诗人一把未经过染色处理的琴。在古代,琴被视为文人雅士的常用乐器,故此处可能寓意客人希望诗人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才华。 2. 援琴试高调,凄切不成音。 - 这里的“援琴”是指拿起琴开始弹奏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行乐秋水滨,萧萧木叶下。 - 在秋天的水边游玩,看到树叶纷纷飘落。 - 僮仆知我劳,凭肩健于马。 - 仆人知道我的辛苦,让我靠着肩膀比马匹还强壮。 - 归来憩柴门,返照射檐瓦。 - 我回到了柴门休息,阳光洒落在屋檐上的瓦片。 - 聊复一长歌,曲终和良寡。 - 于是唱了一首长长的歌曲,等到曲终才听到那美妙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
《拟古其七》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北辰何巍巍,居为众星宗。 玄冬杓在北,青阳乃旋东。 七曜潜斡运,四时自成功。 静观造化机,毋乃君道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北辰何巍巍,居为众星宗。 - 北辰:北极星,古人以它为观测时间的标志。 - 巍巍:高大、雄伟的样子。 - 居为众星宗:作为众星的首领或中心。 -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空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言念瞬息间”意思是说想到转眼之间。“时序或睽乖”意思是时序交替,有时差。 (2)“悠然兴我怀”意思是悠闲自得地兴起了我的情怀。 (3)“佳人岂云远”意思是佳人啊,难道是遥远的吗?“瞻顾江之涯”,意思是望着长江的尽头。 (4)“涉江采杜若”意思是渡过江来采摘杜衡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祯的作品,全诗如下: 谪龙乖雨令,荐雷失帝威。 蟆藏月乃食,蜃毒星掩辉。 颠风坤噎气,击雹物遭痱。 兽惊岳摇震,鲸奔海沸飞。 触山天维缺,射日阳光微。 谁为咎沴气,感召随化机。 王祯百灵顺,咸若彝典徽。 忧怀叹杞国,何事独沾衣。 逐句释义如下: 谪龙乖雨令,荐雷失帝威。 这句诗的意思是,被贬谪的龙违背了下雨的命令,而雷霆则失去了帝王的威严。 蟆藏月乃食,蜃毒星掩辉。